医疗如战场
救治如战斗
战伤救护技能
是军队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
最近,新兵拉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他们战风霜、斗严寒
长距离、大强度的行军
极易出现特殊情况
为此,医院
整理了六种战地救护方法
用来提升官兵急救能力
今天的应急救护知识
可能你真的用得着
技能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要求胸外按压以~次每分钟的速率进行,按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给予伤员适度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秒,潮气量~ml,每次需使胸部隆起)。
(1)心肺复苏体位:应将伤员置于仰卧位,平躺于坚实的平面上。
(2)按压部位: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3)按压手法:急救人员跪于患者右侧,一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紧扣进行按压,身体稍向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于伤员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一致,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不能使用冲击式按压。
技能二:通气技术
开放气道方法:
如伤员无明显头、颈部损伤可使用此方法。伤员取仰卧位,急救人员站于伤员一侧,将一只手放置于伤员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放置下颌骨部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
在伤员可能存在颈部受伤,颈部不稳时使用。伤员平卧位,急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双手拇指置于伤员口角旁,余四指托住患者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伤员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避免搬动颈部。
人工通气法
口对口呼吸
急救者正常呼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患者鼻翼,用口罩住伤员口唇部,将气吹入伤员口中。
口对鼻呼吸
主要用于口唇受伤或者牙关紧闭者,急救者稍上抬下颏使伤员口闭合,用口罩住伤者鼻子,将气体吹入患者鼻中。
技能三:止血技术
指压止血法
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将动脉压在深部的骨骼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止血带法
是战伤救护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多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
适应证
①适用于腘动脉和肱动脉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②股动脉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立即使用止血带。
止血步骤
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拧紧止血带绕肢体两周,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间拉回固定。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头颈、躯干等体表血管受伤时的出血法。可用于无菌纱布或洁净辅料覆盖伤口,对较深大的出血伤口,宜用无菌辅料填充,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技能四:包扎技术
No.1
绷带包扎法:
1
环形包扎法:多用于腕部或者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2
螺旋包扎法:适用于上、下肢粗细不同处的外伤
3
“8”字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屈曲的关节,如肘、膝关节外伤等
4
回返包扎法:适用于有顶端的部位,如头顶、肢体残端等
No.2
三角巾包扎法
1
手足的包扎:将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后将底边缠绕打结固定。
2
面部面具式包扎法:常用于面部烧伤或者较广泛组织损伤,包扎后在相当于眼、鼻、口处,各开一个小孔,以便观察伤情
3
腹部包扎法:发现腹部内脏脱出时,不能送回腹腔,以免引起腹腔感染,可将脱出的内脏先用急救包或者大块辅料覆盖,然后用换药碗等扣住,再用三角巾包扎
4
前胸部或者背部包扎法:在背部创伤时,底边打结应放在胸部
包扎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包扎的动作要轻、快、准、牢。
(2)对充分暴露的伤口,应尽可能先用无菌辅料覆盖伤口,再进行包扎。
(3)不要在伤口上打结,以免压迫伤口而增加疼痛。
(4)包扎不可过紧或者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神经、血管,影响远端血液循环。四肢包扎时,要露出指(趾)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
技能五:固定技术
固定原则: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对外露的骨折断端暂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部也不必复位,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
固定方法
(1)夹板固定法: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夹板,并辅以棉垫、纱布、三角巾、绷带等物品固定,多用于上肢固定。
(2)自体固定法: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将健侧肢体和伤肢捆绑在一起,适用于下肢骨折,应注意将伤肢拉直,并在两侧下肢之间骨突处放置棉垫或海绵,避免局部压伤。
技能六:搬运技术
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
(1)搬运伤员动作要轻快,避免和减少震动,搬运前尽可能的做好初步急救处理。?
(2)凡可疑存在脊柱、脊髓损伤者,搬运前先固定,搬动时将伤者身体以长轴方向拖动,不可以从侧面横向拖动。?
(3)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通畅,防止室息,注意保暖。
练兵备战砺锋芒
应急技能记心上
拉练征途万全策
战地急救保安康
作者:薛思雨
远程编辑:薛思雨
推荐人:孙杨
小编推荐
河南武警,中原劲旅!
河南武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