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鼻骨骨折治疗
鼻骨骨折原因
鼻骨粉碎性骨折
鼻骨骨折护理
鼻骨线形骨折
鼻骨骨折价格

一月份事故案例学习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017/6587181.html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煤矿“1·25”

全矿井停电事故

年1月25日10时5分、10时14分,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煤矿(以下简称潘三矿)工广变电所35kV供电线路一、二回路先后失电,造成全矿井停电。10时21分,矿保安负荷切换至保安电源。停电时长约7分钟,(1)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4%),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

一、停电发生经过

年1月25日9时44分,国网芦集变电站35kVI段母线发生A相接地,造成I段母线B、C相电压升高。淮南电力调度通知芦集变电站运行人员按照规定开展站内设备巡视,未发现设备异常。

10时5分29秒,kV芦集变电站、开关同时跳闸,显示均为过流Ⅱ段保护动作。跳闸后,接地消失,母线电压恢复正常。此时潘三矿工广35kV变电所I段母线失电,西风井主通风机停运。淮南电力调度获报、开关跳闸后,通知芦集变电站运行人员现场检查站内设备,通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检查线路,拨打潘三矿停送电联系人手机时无人接听(该矿停送电联系人此时在井下)。

潘三矿工广变电所运行人员发现线路失电后,巡查35kV开关室、站内保护动作信号,未发现异常。按“线路失电预案”,10时9分,断开工广变电所开关,合上工广变电所母联开关,此时全矿井由线路供电。

母联开关合上后运行约4-5分钟,潘三矿工广35kV变电所运行人员巡查时发现35kV开关室有烟雾和异味。几秒后,10时14分55秒,kV芦集变电站开关过流II段保护动作跳闸,潘三矿发生全矿井停电。淮南电力调度获报线路保护跳闸后,通知芦集变电站运行人员现场检查站内设备,仍未能与潘三矿停送电联系人取得联系。

潘三矿工广变电所运行人员发现线路失电后,进行了站内设备检查,判定工广35kVI段母线所带设备有故障,退出故障设备后按“、线路失电预案”,进行线路倒闸操作。10时21分,潘三矿工广变电所运行人员向淮南电力调度汇报潘三矿保安负荷已切换至线路。

11时35分,潘三矿停送电联系人上井后与淮南电力调度取得联系,进行相关检查后申请空送线路。12时22分56秒开关合闸,线路带电。随即,潘三矿由切换回线路供电。

kV芦集变电站站内设备故障(开关合闸线圈烧毁)排除后,17时18分,线路试送成功,潘三矿恢复正常供电。

二、停电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线路A相间歇性电弧接地,引发B、C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导致潘三矿工广变电所Ⅰ段母线所带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PT)绝缘破坏,致使与线路接地短路跳闸;潘三矿未能及时发现工广变电所Ⅰ段母线故障点,认为是线路失电,紧急将该段负荷切换至线路,因PT柜绝缘破坏,4-5分钟后引发再次短路,致使线路跳闸,造成全矿井停电。

(二)间接原因

1.潘三矿

(1)事故发生后,通信不畅,固定联系人手机无人接听;线路失电后,未询问上级变电所失电原因,将线路所接负荷切换至线路。

(2)矿变电所固定电话为内线电话,不能与上级变电所直接联系。

2.国网淮南供电公司

线路于年建成,日常巡视采用目测,未发现导线与绝缘子紧固松动的情况。

(三)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潘三矿“1·25”全矿井停电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三、防范措施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查事故隐患,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发生,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一)淮南供电公司应加强35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技术手段,如在35kV系统增加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与接地点故障测距装置,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二)淮南供电公司应加强35kV系统过电压抑制措施,如装设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降低接地过电压发生概率。

(三)潘三矿应加装变电所高压开关室视频及声、光、烟雾报警装置,并远传值班室,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高压开关室设备故障。

(四)潘三矿应对变电站集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现有工广变电所后台监控信息在故障时SOE报文混乱,不便于故障定位,建议在工广变电所建设矿级供电系统集控中心,实现统一集控。

(五)潘三矿工广变电所装设的故障录波装置应包括进线、变压器及所有出线,便于故障后的故障原因分析。

(六)潘三矿变电所应加装可保存半年以上录音的对外固定电话,出现故障时及时与上级变电站联系。

(七)系统出现故障后,双方应及时相互通报信息。

集团公司关于任楼煤矿“12.08”顶板事故通报

各单位:

年12月8日早班,任楼煤矿综掘一区二队在ⅡS里切眼进尺施工,带班班长李云龙安排丁小勇(伤者)配合董燎原在迎头检修综掘机截割头,9时50分左右丁小勇(伤者)被迎头煤壁片落××mm的煤块砸到左侧大腿,造成左腿股骨骨干骨折。

本次事故暴露出事故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对规程措施落实不到位,未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对施工的上山迎头采取全断面防片帮措施;伤者安全意识不强,在进行检修作业时,未对综掘机炮头距离迎头的安全距离进行确认,综掘机没有按照作业规程要求,退后迎头3米处进行检修作业;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迎头敲帮问顶不彻底;安全监管不到位,安监员现场对临时支护没有按照“三个必须”进行验收。

临近年末,特别是全国近期接连出现的几起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希望集团公司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认真查摆本单位是否也存在任楼矿本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程措施要求,加强顶板管理,是否严格落实迎头、帮、顶各项临时支护措施,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是否做到加强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管理,保证足够的安全作业空间。同时要举一反三,加强现场管理,特别是施工环境、工艺流程出现变化时,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高度重视变化管理,认真落实好管控措施,切实抓好年底前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稳定。

集团公司关于任楼煤矿“1.4”顶板事故处理通报

各单位:

年1月4日中班,任楼煤矿综掘二区三队在机巷进尺施工。22时50分,当班带班班长李军(伤者)带人对右侧顶板带帽点柱临时支护准备栓设防倒绳时,迎头煤壁煤岩结合处的一块矸石(长、宽、高:1.4m*0.4m*0.4m)离滑砸在单体底部,导致单体失稳后碰伤站在后方的李军,造成李军鼻骨骨折、左鼻孔挫裂伤。

事故暴露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措施要求优先采用机载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现场采用带帽点柱作为临时支护,且单体打设不正规,未挖腿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迎头敲帮问顶不彻底;伤者安全意识不强,人员站位不正确,在单体未采取防倒措施的情况下,站在单体附近;变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施工环境、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安全监管不到位,安监员现场对临时支护打设没有按照“三个必须”进行验收。以上问题说明任楼煤矿开展岁末年初百日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五查五整治”执行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实,风险预控管理不到位。鉴于任楼煤矿未能深刻吸取恒源煤矿“10.15”顶板和祁东煤矿的“12.29”事故教训,为发生同类型事故,定性为“典型性轻伤”事故,依据《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年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皖北煤电安〔〕1号)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岁末年初百日安全集中整治活动的通知》(皖北煤电安全〔〕号),经研究,作如下处理:

一、给予任楼煤矿通报批评;

二、扣除任楼煤矿副总师及以上领导班子成员第一季度安全绩效兑现额的10%;

三、给予任楼煤矿分管掘进负责人周峰元罚款,给予分管安全负责人王海龙元罚款;

四、责成任楼煤矿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事故其他责任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10个工作日内报集团公司组织部、纪委、安全监察局备案。

近期周末假日期间工伤事故多发,各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树牢安全意识、保持安全定力、突出变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以务实的作风,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切实抓好安全工作,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卧龙湖煤矿原煤车间皮带机皮带着火事故

一、事故单位:卧龙湖煤矿产品事业部

二、事故时间:年3月19日15时25分

三、事故地点:原煤车间皮带机

四、事故类别:机电事故

五、事故经过:

年3月19日中班班前会,值班队长杨明安排巡检岗位工雷玉龙负责操作原煤车间皮带机和皮带机。巡检岗位工雷玉龙14时30分上岗后,对两部皮带机设备进行预排查,排查完好后,14时35分皮带机运转。15时25分,集控员汪义波在集控室视频监控发现皮带机分煤器有火苗后,马上通知巡检岗位工雷玉龙,雷玉龙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停止皮带机运转,并打点通知震动手选车间停止运转,由值班班长杨明15时27分汇报调度指挥中心。16时58分皮带机皮带着火被扑灭。共计损毁80型皮带米。

六、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皮带机卸料器下直托辊磨框架,引燃挡煤皮造成皮带着火。

(2)间接原因

1、皮带机直托辊存在缺陷,日常检修过程中不便于检修和观察。

2、产品事业部日常检修不到位,在皮带机检修期间未能发现皮带机直托辊磨框架,未能及时整改。

3、产品事业部现场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七、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改善卸料系统的托辊结构方式,便于检修,并加强日常检修,提高检修人员责任心;

2、完善地面生产皮带的各类保护;

3、部跟带班人员、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及日常检修人员要加强关键地点、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

八、事故处理意见

鉴于目前严峻的安全形势,为遏制不良势头,按照“从严、从重、从快”原则,给予相关责任人处理如下:

1、给予产品事业部部长王清德、书记李怀平降职处分,每人罚款元;

2、给予责任副职赵玉臣降职处分,罚款元;给予机电队队长欧飞撤职处分,并罚款元;

3、取消产品事业部月度安全绩效考核兑现,取消责任单位(部门)考核兑现外,另倒扣1倍,矿其它单位按40%兑现。。

崔木煤矿“1.11”综掘机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1月11日中班,崔木煤矿综掘二区(祁东队伍)在机巷施工,当班出勤13人,王凯为带班副队长兼综掘机司机,副队长王凯当班安排皮带工2人,后路卧底1人,支护顶板4人、支护两帮5人。刘三峰带领邢贺彩、白军军在左帮支护,割完第2茬窑后,王凯于19:00许后退综掘机,此后刘三峰擅自进入综掘机作业范围内整理风水管路,当综掘机退至(截割头前端)距迎头约6米左右时,司机王凯听见喊声后紧急停车,随后查看现场,发现刘三峰双腿被综掘机截割头卷伤,现场立即对伤者包扎转运,同时汇报矿调度,升井后矿紧医院治疗。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伤者刘三峰违章进入后退的综掘机截割头运转范围内,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现场措施执行不到位,未按规定设置警戒网悬挂警戒牌、未安排专人警戒。

2.现场隐患排查不到位,综掘机后退之前,司机未对前方、后路及两帮进行仔细观察,未进行安全确认。

3.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区跟班干部现场监管不到位,对违章现象视而不见。

4.现场管理混乱,综掘机运转与人员在帮部施工平行作业。

5.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抢进度。

(三)深层次原因:

崔木矿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自己的跨矿作业队伍在安全管理工程质量优于其他外委队伍,放松了对其安全监管,造成安全管理出现盲点和空白。

三、防范措施及要求

1.矿必须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一井一制”,一视同仁,安全管理不留盲点和死角。

2.加强跨矿作业队伍的后勤保障工作,理顺流程、明确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因设备、配件等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严格规程措施的贯彻落实,杜绝违章作业。

4.加强现场管理,落实职能部门及各级管理干部的岗位责任制。

5.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反骄破满,防止因安全周期较长而产生的安全生产管理松“一口气”的思想。

6.各单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孜煤矿“1.18”运输事故

5年1月18日9时30分,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北矿业股份公司)海孜煤矿(以下简称海孜煤矿)Ⅲ风巷发生一起运输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09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

5年1月18日,海孜煤矿掘进一区技术员颜春辉值班,5时召开早班班前会,早班一队出勤23人。一队队长伊扬班前会安排当班进尺2棚,掘进工作面安排11人施工。尹书华、徐开业、张开峰、等5人负责向掘进工作面运送铁料(尹书华、徐开业两人跟料车,张开峰在无极绳绞车机尾处警戒)。当班由于掘进工作面处于过断层期间,队长伊扬在掘进工作面指挥。约8时50分,第一车铁料运至掘进工作面卸完后空车返回(此时无极绳绞车梭车在后,叉车在前),当行进至距掘进工作面约米处时,叉车掉道,尹书华、徐开业两人联系张开峰一起复轨。约9时20分,尹书华挂好手拉葫芦进行起吊作业,徐开业、张开峰两人观察,准备将叉车后轮复轨。在起吊过程中(叉车吊起距道面mm左右),张开峰到叉车里侧(面向掘进工作面迎头左帮)观察叉车起吊高度,此时手拉葫芦链条突然滑齿,叉车下落时前端向巷道左帮方向移位,挤到张开峰胸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

起吊叉车使用的手拉葫芦链条突然滑齿,叉车下落时移位,张开峰由于站位不当,被叉车挤到胸部致死。

2.间接原因

(1)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叉车掉道后,未按规定进行汇报,复轨时无现场管理人员指挥,未严格执行复轨时下方严禁站人的规定。

(2)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海孜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现场作业人员冒险复轨行为,未采取有效手段开展掘进工作面巷道特定条件下无极绳绞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工作。

(3)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主保安意识差,危险因素辨识能力不强,未认真执行联保互保制度。

(二)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本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三、防范措施

(一)加强机电运输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对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进行统一指挥。严格执行斜巷运输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处理掉道事故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轨。

(二)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海孜煤矿要对井下无极绳绞车辅助运输系统进行全面认真的排查,辨识无极绳绞车运行中各环节的危险源,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关键环节管控,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三)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开展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意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杜绝违章作业现象,提高危险源识别能力,增强联保互保能力。

(四)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要进一步强化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明确公司及各矿生产、机电等管技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管理有力、监管到位,对无极绳绞车安全管理做到职责明确。

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1.30”突水事故

5年1月30日18时45分,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1综采工作面(以下简称-1工作面)在治理顶板水害期间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

5年1月29日16时30分,朱仙庄煤矿召开-1工作面外围准备工作会,会议由矿总工程师成荣发主持,矿长陈贵,采煤、掘进、机电系统负责人,有关职能科室及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按照-1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方案的要求,决定安排综采三区进行工作面架后注凝胶、机巷清理注氮管路等防火工作。

1月30日中班,综采三区当班出勤34人,技术员杨洋值班,副区长孙德玉跟班,班前会安排中班人员分成二组,第一组15人在工作面上段注凝胶,第二组19人在机巷及集中巷清理杂物、整修注氮管路。

15时左右,第二组人员从-1风巷经工作面进入-1机巷,开始清理杂物。18时45分,现场人员听到工作面传来轰隆隆的响声,看到工作面机头向上约4米处大量出水,职工迅速撤离和躲避。跟班副区长孙德玉呼喊大家不要跑,并带领职工张伟等人爬到转载机上,手抓棚梁躲避水势。等水势减小后,孙德玉使用机巷转载机附近的电话向综采三区值班人员区长周伟汇报工作面出水情况。因工作面第4架处(工作面支架均从运输机头向上进行编号)煤矸堵塞无法通行,随即带领涉险职工从机巷撤出。事发时沿机巷向外撤离的7名职工,由于瞬间突水量大,来势凶猛,最终遇难。

二、事故类型

经调查取证,事故调查组分析认定本起事故为透水事故。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在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1工作面顶板岩层充水条件发生变化形成离层水体,在水压、矿压及8煤层上覆岩土体自重应力等共同作用下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

(1)对“五含”水害防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朱仙庄煤矿是安徽省唯一受“五含”水害威胁的煤矿,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在对“五含”进行补充探查的基础上,委托科研单位进行了7次开采可行性研究,并在该区域进行了试采,但由于“五含”下开采省内尚无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五含”水在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经水压、矿压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产生的水害威胁复杂性认识不足。

(2)对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形成顶板离层水害的认知能力不足。-1工作面顶板至“五含”底界面覆岩岩性为泥岩、砂岩互层,顶板受采动影响弯曲下沉过程中,在软硬岩层间产生离层“空腔”,顶板岩层中的微裂隙在动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理性发生改变,产生“五含”渗水通道,形成离层积水,并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溃入矿坑造成事故。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对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煤层顶板离层水体形成机理及造成突水的可能性认知能力不足。

(3)对-1工作面顶板出水治理效果分析评估不足。-1工作面1月9日出水后,经地面注浆治理,涌水量减少并趋于稳定,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未对注浆治理效果进行认真分析评估,未能彻底查清水害隐患,安排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防火作业。对工作面顶板离层水害认知不足,防范不力。

(4)矿井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针对性不强。矿井应急救援预案未能根据“五含”水害的特征及采场布置方式进行编制,职工应急培训缺乏针对性。

2.北京矿大能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1)对-1工作面涌水量预测不准,未对顶板离层水害进行分析论证。北京矿大能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朱仙庄煤矿86采区含水层下工作面扩大开采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预测-1工作面涌水量在10~30m3/h,该面开采不足半个月涌水量即达58m3/h,开采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对最大涌水量的预测与实际涌水量有差距。-1工作面1月9日出水后,涌水量已经明显超过可行性论证研究报告的预测范围,科研项目组未对顶板离层水害进行分析论证,也未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2)对科研项目审核把关不到位。北京矿大能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建立公司内部科研项目审查管理制度,对朱仙庄煤矿86采区含水层下-1工作面扩大开采可行性研究项目未审核,把关不严。

四、防范措施

(一)提高对含水层下开采水害防治复杂性的认识。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要认真分析总结近年来水害事故原因,从思想认识、技术手段和现场管理上查找不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切实加强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顶板离层积水等水害的防治能力。

(二)强化技术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生产规划、采掘安排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等隐蔽致灾因素的影响。在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开采,严格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认真编制防治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矿井防治水工程治理效果,必须认真进行分析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相关作业。要切实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对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确保安全回采的煤炭资源不得开采。朱仙庄煤矿-1工作面要停止作业,及时封闭并建档管理,认真排查治理各类水害隐患,在无可靠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前不得启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三)切实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淮北矿业集团及朱仙庄煤矿要加强对科研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审查,对科研成果必须认真组织验收和评估。北京矿大能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要严格进行科研项目的内部审查,健全完善科研项目审查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报告结论与现场实际出入较大时,对原技术思路和研究方法要重新评估,及时向企业提出防范建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要加强对所属科研单位的管理,督促所属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作用。

(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朱仙庄煤矿要根据“五含”水等水害的特征及采场布置方式编制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的职工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及时组织应急演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ihuax.com/bgfsxgz/14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