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1、单纯稳定型一般稳定型压缩性骨折是指椎体前缘纵向压缩小于1/3(25%~30%)、位移小于3mm及成角小于10o者。这种损伤少有累及中柱及后柱者,因此归属稳定型。
2、合并椎节不稳及脊髓损伤者先行颅骨牵引,如神经症状恢复,按前法处理。如症状加剧,或部分改善后脊髓受压症状即停滞不前不再恢复、且于椎体后缘显示有骨性致压物者,可从前路施术切除骨性致压物(多为椎体后缘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并行植骨融合或内固定术。近年来,大多数骨科临床医师都主张采用颈椎前路锁定钢板、人工椎体或界面固定术。
3、对需同时后路减压或椎管探查者,也可选择后路术式。对于仅仅需要行融合术者,不妨采用Dewar技术或改良的Dewar技术,其术式分述如下。
(1)Dewar技术:
①暴露术节:按常规暴露棘突、椎板及关节突之后,用C臂X线机定位。
②切取髂骨:自髂嵴取骨,修剪成相应大小的两块骨块,并将其松质骨面修整到与脊椎的形状相符,放于脊椎两侧。
③棘突基底部钻孔、钢丝固定:在融合节段通过骨块与棘突基底部钻孔,与改良的Gallie手术相似。也可用带螺纹的克氏针经皮穿刺,通过植骨块钻入棘突。剪短克氏针,使其在棘突两侧各外露lcm。然后用18号钢丝绕过克氏针如图3所示,于中线处拧紧。通过这种方式,植骨块被固定到位,棘突间得到稳定。
(2)改良的Dewar技术:所谓改良的Dewar技术,是采用Wisconsin垫纽结构代替带螺纹的克氏针,这种用于脊柱侧弯节段性固定中的垫纽为8mm直径的不锈钢圆盘,与其配套的为18号不锈钢丝襻。如图4所示,在被融合节段的两侧旋转两对垫纽。再用钢丝通过两个植骨块和棘突基底部,同时也穿过对面的两个垫纽上的孔。切断所有钢丝襻后,将一个钢丝襻在相邻的同侧拧紧,之后将另一个与交叉穿至对侧的钢丝也拧紧。
(3)合并钩椎关节损伤者:主要见于侧方压缩楔形变的病例,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牵引疗法获得矫正,并可缓解对脊神经根或椎动脉的压迫;仅个别病例需行侧前方切骨减压术。
二、预后
本型骨折预后大多良好,但若伴有脊髓损伤则依据神经症状的轻重不同而所差异。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