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今年29岁,车龄已有十年。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长途驾驶后,王先生喜欢上网,长期的长途驾驶和不正常坐姿使他常有腰腿痛。而一次洗澡时打喷嚏后,突发腰痛,随后就造成双下肢瘫痪。
“当时,王先生痛觉、触觉、温觉有严重障碍,肌力只有一级。”医院骨科主任、“南京日报.金陵名医堂”顾问陈建民介绍说,当时王先生双腿虽然有轻微的活动,但是关节已经动不起来了,另外还有小便不失禁,性功能障碍,非常严重。入院检查过后,陈建民与其团队马上为王先生进行了腰椎手术治疗。手术进行的非常成功,王先生已基本康复。
一、正确驾车姿势:
那么在开车时,应如何预防车祸和疾病的发生呢?事实上,正确的驾驶坐姿既能够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还使驾驶员感到舒适。陈建民介绍说,从人体学的角度来讲,肢体自然下垂最为舒服,也最省力。肘、肩、膝、髋、踝关节,在接近九十度的位置最灵活、有力、敏捷。也可在座位和靠背上垫上合适的垫子,使整个脊椎的4个生理弯曲能充分依附在座椅靠背上。
二、双手应握方向盘9点和3点
对于方向盘握的方式,有很多种说法,陈建民提醒说握在9点和3点方向才是正确的:
三、尽量避免颠簸行驶
行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汽车颠簸,尤其是遇到路面情况不好时,车速不应过快,避免减轻剧烈颠簸对脊椎造成的伤害。
四、车座头枕应该这样用
而头枕也不是给你驾驶时靠头的,是休息时和被后车追尾时用的,是为了防止被追尾时向后的冲击惯性使颈椎骨折。因此头与头枕不要靠的太紧,保持两指左右的距离。颈部不可垫实,使头部活动自如并有缓冲。
五、最多连续驾驶两个小时一定要休息
长途驾驶中最多连续驾驶两个小时就需要进行一定休息,最后,陈主任给出了颈椎疾病的预防方法:平时应少坐、少弯腰,尽量坐有靠背的椅子,告别不良姿势;养成正确的弯腰取物方式;改变不良习惯、学会腰背肌功能锻炼;最好睡硬质床;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六、安全带的重要性
将人体固定在座椅上,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时对身体造成严重冲撞。
七、行驶过程突发危险“自救”
车辆遇险时乘客应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两手臂保护头面部;
若遇翻车或坠车时,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1、止血。血应充分利用现场材料。头部可以包扎、四肢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带,在四肢出血的肢体近端用带子绑紧,如在胸腹部可用衣物等压迫止血。
2、保持呼吸道畅通。伤员可能会有很多的呕吐物,这样会造成窒息,用手将其头偏向一侧,同时清除口腔内残物。
3、当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在医生未到之前可使用人工胸外按摩、以及人工呼吸。
4、当伤员处于被动体位,如被车卡住或被车压着,应尽量避免暴力硬拉等方法,应等待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使用合理的方法处理。
八、避免自救中的错误
错误方法一:“不洁物品捂伤口”这很可能导致二次感染,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出现大伤口或者动脉破损的时候。在此情况下,一定要采用卫生的东西处理。
错误方法二:“移动骨折伤员”尤其是在颈椎骨折时。否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生命危险。
错误方法三:“拔出刺入身体的物品”当有物体刺入体腔或肢体时,不要将其拔出。因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物体能够暂时起填塞止血作用,而一旦现场拔除,可能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
错误方法四:“堵耳鼻溢液”如有鼻骨骨折时,应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如果有耳鼻溢液,千万不可以加压填塞,医院进一步处理。
9月20日,“南京日报.金陵名医堂”顾问、医院骨科主任陈建民,受邀参加年东风日产车主嘉年华暨第三届南京地区千人抢购会活动,为到场的千名私家车主进行了一场“车主健康大讲堂”讲座。陈建民介绍说,以“办公室、驾车”状态为主要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群,已成为腰背痛、腰腿痛的一大易患人群,而掌握正确的开车常识往往能将开车人身体伤害降到最低。
本期主讲专家简介:
陈建民,医院骨科主任,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骨外科学医学硕士,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军区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脊柱外科专业组委员,江苏省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肢体康复委员会委员。
擅长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等各类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年均脊柱手术余例。对各类骨关节创伤、骨折有较深造诣。南京军区科研项目3项,年获重点课题1项。先后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立三等功1次,获十佳医护人员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享受年度南京军区医疗卫生专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现场图片:
欲了解更多健康养生资讯、活动详情,请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白癜风多少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