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大一院创伤中心/烧伤科护理团队20余天的精心护理下,科室收治第一名多发外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苏醒并顺利出院。
年1月4日,是中国医大一院创伤中心/烧伤科病房开诊的第三天。就在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一名年仅23岁的女孩小茜(化名)重度昏迷,右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尿失禁,头面部肿胀及多处外伤。医生诊断:重度颅脑损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面部多发骨折。患者昏迷和肿胀得难以辨认的面部已让家属心疼不已,这一长串的重症诊断更使家属几乎崩溃。
创伤中心/烧伤科病房刚刚开诊,护理人员分别来自神经外科、骨科、急诊、普外、重症医学科等。这使在收治病种繁多情况下,创伤中心/烧伤科专科护理工作可以以点带面的全面展开、顺利进行。护士在安抚家属的同时,对患者小茜进行了精心的护理。
小茜入院后,经医护人员仔细检查发现,还存在右侧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损伤和右股骨干骨折。可是此时的小茜尚未苏醒,神经外科和骨科的手术及麻醉有相当大的风险。那些天,科室医护人员的心愿就是期盼小茜快点醒来,不要耽误这个花季女孩的最佳手术时机。
小茜因下肢骨折,VTE评级为高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极高,一旦血栓脱落将会造成生命危险。小茜同时有颅内出血,既不能用抗凝药,又不能行物理疗法。右下肢制动也大大增加了压力性损伤和肺内感染的风险。这可急坏了护士,小茜所住病房成了护士们最常出入的房间。严密观察小茜双下肢的情况,帮助左下肢被动运动,每天测量大小腿周径并记录。每天为小茜翻身、扣背、鼻饲、输液、清洁口腔、会阴、观察瞳孔及视力的变化、评估意识恢复的情况、皮肤受压情况、躁动时给予各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措施。小茜的房间里频频传来护士呼唤小茜的声音、护士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的声音、护士为小茜用力拍背的声音。
有一天值班护士兴奋的说,“我刚才给小茜打鼻饲的时候,她觉得胃管不舒服,抓了下胃管。”接下来“小茜今天能跟我握手了”、“我叫她,她睁眼了”、“我帮她输液,她跟我说谢谢了”。在大家的期盼中小茜渐渐醒来,并顺利地在全麻下进行了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右下肢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胃口也逐渐好转。小茜最爱吃的面包,每天能吃两个,还要分给她最爱的护士姐姐。
现在,小茜的视力基本恢复了,也可以自行活动了。头面部的肿胀也逐渐消退,露出花一般灿烂美丽的笑容,这笑容是对创伤中心/烧伤科全体医护人员最大的褒奖。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