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之一。肋骨骨折断端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加剧。肋骨骨折患者局部疼痛及胸廓稳定性破坏可使呼吸动度受限、呼吸浅快和肺泡通气减少;同时患者不敢咳嗽,以至痰液潴留,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实变或肺不张。另外,为减轻疼痛,肋骨骨折后的患者通常呼吸表浅,这样会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肋骨骨折患者中常并发肺部感染。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咳嗽来预防肺部并发症。而咳嗽时胸部震动,局部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常畏痛而不肯咳嗽排痰,易导致痰栓继发肺部感染,常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是保障患者机体平衡的重要保障。
肋骨骨折术后常用的呼吸功能训练包括:
(1)有效咳嗽:患者基本无痛或疼痛很轻,也认识到咳嗽排痰的重要性,愿意自主咳嗽:深呼吸5~6次后深吸气,屏气3~5秒,再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后即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同时收缩腹肌。
(2)缩唇呼气法: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日练习7~10次,每次15~30min。
(3)腹式呼吸:患者通过最大幅度吸气使横膈收缩下沉,腹部隆起,胸腔负压增大,进入肺泡的气体增多,呼气时,膈肌松驰,腹部凹陷,肺弹性回位的力增大,促进肺泡的气体排出,从而达到锻炼膈肌的目的。患者取平卧位,患者两膝半屈,放松腹肌,双手放于前胸及上腹部,缓慢用鼻吸气,达到最大限度后,保持膈肌放松,放置于上腹部的手随之抬高,放置于胸部的手保持不动,呼吸频率保持在5次/min,20min/次,3次/d。
(4)呼吸训练器:使用时将呼吸训练器与吸气软管连接,一手托呼吸训练器,平静呼气后,用口含吸气管,慢慢吸气,使白色活塞缓慢提升,白色活塞升到目标刻度后,保持吸气状态停顿5~10s,待白色活塞下降至底部,松开吸管,平静呼气,至活塞复原后再重复以上训练。3次/d,每次20min。
研究表明,肋骨骨折后依从性差、未得到康复护理的患者易出现感染、骨端愈合不良、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是肺循环有巨大的代偿腔引流量,通过规范的指导训练,促进患侧肺泡的复张,通过增加胸腔的压力促进胸腔的引流,有效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