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优宝近日,有网友拍到张国立带着儿子张默一起去拍戏的照片,他们和剧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饭聊天,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张国立抽着雪茄,儿子张默坐在一边满脸胡茬、笑容满面。曾因殴打女友、两次吸毒被捕的张默,出狱6年后做起了幕后老板,张国立名下的公司,股东也换成了张默的名字。而照片中的地方正是张国立新剧的拍摄场地,老艺术家给儿子喂资源,这是准备让儿子复出?不得不说,张国立对儿子也是真的宠溺,也许是出于对前妻的愧疚,离婚时张国立就曾答应过前妻,再婚后不再要小孩,要把全部的爱都给儿子张默、好好培育他成才。可惜他只做到了前半句,张默虽然在表演上的确有才,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却越走越歪,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张国立的娇惯。亏欠儿子所以要对他“好一点”很多父母溺爱孩子的根源都出自内疚的心,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导致的与孩子聚少离多,或是因为命运多舛无法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张国立便是如此,早期因为专注事业前往北京打拼,把儿子张默留在四川。做群演的日子异常艰难,住民居,睡木板……张国立总是自顾不暇,更别提去照顾千里之外的儿子,就连儿子受欺负时他也无力安慰。张默从很小的时候就比同龄人瘦弱很多,那时的他孤僻而敏感。长大后接受采访时被询问:“受了委屈为什么不跟爸爸说呢?”张默无奈地笑笑:“说了也没用啊。”张国立自己也承认:“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欠孩子太多。”父亲这个角色席位的缺失,不仅让张默的成长道路缺了一环,也让张国立丧失了教育孩子的权利。等他醒悟时,张默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少年”,他开始报复父亲对自己童年期的亏欠,而张国立能做的仅剩下为儿子的犯错不断买单、道歉。张默逃课、打架斗殴,张国立给他善后,替他向老师、同学道歉,但张默却说:“我出去惹了事,该赔钱你就赔钱。我认为你应该,你欠我,谁让你没时间陪我?”为了弥补儿子,张国立一手把张默捧成了明星,他得意的向大家宣布他的儿子是个“天才型演员”,更坦言自己在儿子这个年纪,演技不如他。成名后,张默高调地开无牌照豪车出席记者招待会,面对咄咄逼人的记者他同样火药味十足,公然拍下对他提问的记者照片,并扬言:“明天报纸上谁骂我,我就知道长什么样了。”结果依旧是张国立替儿子道歉,希望大众能够宽容张默的过错。恋爱后,因为怀疑中戏当时的表演系主任黄定宇与当时的女友童瑶有染,张默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童瑶大打出手,致使女友重伤。(鼻骨骨折、皮下层出血,右眼视力0.6)无数人斥责张默让他给个说法,但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出面,还是张国立出来给儿子兜底,他召开记者招待会帮儿子道歉,到学医院治疗。事件平息后张国立仍然感叹:“固然张默是有错的,但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不能全怪他,他就是运气太不好了,遇见了太多麻烦事。”直到张默因为吸毒被刑拘,张国立还在出面替儿子解决问题,承认自己教子无方、为儿子百般求情。第一次,张默因为父亲的努力而被大众谅解,但2年后,他再次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抓,判刑6个月。终于,张国立也束手无策了。出狱后的张默,彻底地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因为教育失格,无法撇清责任的张国立也受到了严重打击。他说:“作为父亲,在儿子身上发生的,我比儿子更难受,所以不管儿子能不能体会我这个父亲的心情,我都会尽量为儿子做点什么。”但就是这份爱护,彻底毁掉了张默。惯着孩子的父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四处为孩子犯下的错事“擦屁股”,孩子不把犯错当回事,随着逐渐长大,错也约犯越大,直到触碰到法律与社会的底线。而这一切,都归咎于父母当初的不忍严格。犯错需要惩罚但也需要有度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作家马卡连科曾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为没有惩罚,孩子在尝试犯错的路上,不会意识到已入歧途;在要铸成大错的时刻,不会懂得悬崖勒马;在闯下弥天大祸之后,不会选择痛改前非。脱离了父母的保护圈,家庭之外没有温室,成人世界没有儿戏。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满足孩子的需求需要有度,惩罚犯错的孩子也需要有度。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毁掉一个孩子仅需5件事:1、喜欢否定孩子,说他学习不行,社交不行,反正是哪哪都不行,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2、喜欢拿孩子和别人做比较;3、喜欢控制孩子,总是替孩子做决定,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4、迁怒于孩子,经常拿孩子出气,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5、让孩子当众出丑,在别人面前批评他、骂他,让他无地自容,这样做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上海一名17岁男孩,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自杀,短短五秒,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了。男孩的母亲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天儿子在学校跟同学发生矛盾,当她驾驶到卢浦大桥时,因此事批评了儿子,导致儿子无法承受,悲剧发生。从视频中看到,母亲生气地把车停在路中间,不停地责骂孩子。就在母亲上车的一瞬间,孩子打开了后座的门,抹着眼泪跑过马路直奔桥边。孩子毫不犹豫地一跃而下,跟着跑过去的母亲想抓住孩子,但手只划过了孩子的裤脚。决绝的孩子,绝望的母亲,亲子之间本该是心平气和的沟通与理解,却在失控的情绪中走向毁灭。娇惯过度是为溺爱,严格过度则成遗憾。严格教育不等同于严厉,是要求孩子走正道、活得堂堂正正,而不是让孩子活成道德标兵的模样,用各种高标准、高要求束缚孩子的一生。惩罚也不意味着需要棍棒、责骂来配合。孩子表现不好,就归因于孩子,感到失败和愤怒,继而惩罚孩子,有因为手段、方法的欠缺,最终仍然未能达到目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严格”,但因为孩子的反抗,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而束手无策,当负面情绪积累的过多,就过度成为了“严厉”。真正的爱,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真正的爱,是宠爱但不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自由,也要制定规则、给孩子约束。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PS: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育儿、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优家教育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协助更多家庭与幼儿幸福、健康成长,近期又推出了小程序↓↓↓是优家教育旗下互联网平台,致力于和妈妈们共同成长,协助她们从新手妈妈发展为专业级别的妈妈,一起把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带入更多的家庭,用爱和科学的方法助力家庭幸福力的成长。-END-
-往期精彩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ihuax.com/bggzhl/1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