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造车新势力,最近被外界称为“四小龙”之一的理想汽车成绩骄人。
年1-9月份新能源中大型SUV销量排名中能看到,理想ONE以台销量的成绩,成功登顶,直接把排第二的蔚来ES8和特斯拉ModelX甩出了好几个身位。
近半个月的股价更是蹭蹭往上涨,发福成一个市值亿美元(约亿人民币)的巨无霸。
可就算成绩多么闪耀,只要有一次安全事故就能把你送上天。
9月22日晚,青岛的一辆理想ONE在G18高速发生了严重的追尾事故。一辆理想ONE汽车在开启辅助驾驶时,跟前方一辆大卡车相撞,理想ONE直接卷进了大货车的车底。
这场事故,直接把理想ONE的副驾驶位撕成这样...
据事故车主说,事故发生时,车内的气囊、气帘事故中都没打开!结果就是,副驾驶位上的乘客也严重受伤,除了有重度脑震荡外,鼻骨骨折了,面部足足缝了33针。
先上个视频给大家看看事故现场。
虽然说,交警已经判定大货车由于违规并线承担全部责任。
但对于这次事故,一直留意事情经过的网友又怎会放过理想。
于是,网友将理想拉了出来鞭尸,并对理想的安全性提出了3点质疑:
第一,当时理想车主打开了辅助驾驶系统,为何系统没能识别到前方车辆变道?
第二,当时两辆车的相对速度只有30km/h左右,为何A柱这么脆弱?
第三,用于保护乘客的安全气囊为何没有弹出?
还有网友阴阳怪气的讽刺理想。
你说这怎么说也是人送外号的“四小龙”之一啊,被网友这么闹下去生意还做不做了?
10月14日,理想对9月22日交通事故进行了一场说吧,回应了网友以及车主的质疑。
理想表示,在此次事故中,由于大货车的尾部并未正确安装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护装置,导致理想ONE追尾大货车时,A柱直接卡住货箱,使A柱成为主要受力点,A柱无法单独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
而且还注明了,理想ONE的A柱使用的钢材,是跟宝马X7、奥迪Q7、沃尔沃XC90的强度一样的,我理想绝对没问题。
说完,理想还反呛了媒体一句,如果还有任何媒体朋友仍对此有疑问,可以拿同级别车型做同样工况公开对比碰撞试验,理想汽车愿意免费提供理想ONE支持。
恩,这做法果然很像李想的风格...怼的有点水平。
对于这次的理想事件,木木也来搭把嘴吧。
首先,车辆A柱钢材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不好说。
毕竟,人家理想的公告说A柱跟宝马X7是同级别,还接受同级测试了。而且,大货车也被交警认定是背锅侠了,那还能说什么呢。
现在只能坐等暴躁老哥捐一台宝马X7出来,打一下理想的脸。
不过,始终几十万买的是汽车不是装甲车。正常一辆普通轿车,在几十吨的大货车面前,也只是一张脆纸片罢了。
所以,这题我就先不喷了。
其次,为什么发生碰撞时,车内的安全气囊没有弹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木木看到有位汽车工程师是这么回答的。(非洗地)
汽车安全气囊打开需要碰撞传感器收集信号,气囊控制器根据信号由标定好的算法来确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才会对气囊发起点爆指令,确认前气囊点爆还是侧气囊点爆还是一起点爆,然后气囊根据指令点爆。
从气囊结构图来看,气囊传感器位于前防撞梁和车身B柱下端,一共四个。
据说,大多数汽车设置的碰撞点比较高,对于30km/h以内的碰撞,气囊一般不会打开。
如果气囊标准定得太过灵敏,很容易出现在路上踩个坑都会爆开的状态,随时把人给弹懵。事实上,被安全气囊无故弹射出来气体烧伤的新闻也不少。
就是说,安全气囊是否起爆,取决于车辆的碰撞方向,和碰撞导致的车辆加速度大小,与车辆受损情况无关。
可是,从理想ONE这次事故来看,车都被割开五分之一了,还触发不了安全气囊就实在离谱,这个标准的制定,个人认为还是值得再研究一下的。
如果说这上面2个问题都有标准解释,那锅到底该甩给谁呢?
当然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都吹上天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啊。
据车主的说法,就是因为太过相信辅助驾驶这个功能,以为AEB主动刹车系统能自动刹车。谁知,要不是最后时刻自己及时踩刹车制动,一家三口的命就搭上去了。
那么,AEB系统到底是怎么才能启动呢?
关键是准确探测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主要有三种方式: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从理想ONE的硬件来看,理想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由1颗前置单目摄像头、4颗环视摄像头、1颗前置毫米波雷达、12颗博世超声波传感器、MobileyeEyeQ4视觉感知处理芯片组成。
这些配件能为车辆提供ACC全域自适应续航、LKA车道保持辅助、LCA并线辅助、FCW前方碰撞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SVA侧方盲区辅助、APA自动泊车功能。
其中,在高速行车,毫米波雷达是负责采集车道信息,和感知前方物体的核心工具。然后交由MobileyeEyeQ4处理这些视觉信息,最后才会启动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
就是说,毫米波雷达,在安全行驶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然而,毫米波雷达这么重要的部件,售价32.8万的理想ONE,居然只有1个雷达位于前格栅底部。
而卖10多万元的小鹏G3则配备了3个毫米波雷达,40多万的蔚来ES6配备了5个毫米波雷达。
这样比较起来,理想ONE的雷达数量,实在是不够看...
曾经就有车主表示过理想ONE的雷达太少,配置太抠门了。
说实话,车主这话吐槽得一点也不冤。
尤其是,原本就没路灯光和线不足的情况下,辅助驾驶的体验就直线下降。
而理想ONE只有车头一个毫米波雷达,对插入车辆的识别、反应自然就慢得多了。
浮夸点来说,这是要大货车直接停在你面前,系统才会反应过来。
不然,就会像嚼炫迈口香糖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雷达安装得多,成本就会比较高,售价比较贵。可是我相信大部分理想ONE的车主想法都是,宁愿像蔚来那样,售价贵一点,多几个毫米波雷达来保命吧?
最后,木木也想提醒一下广大车主,市面上大部分汽车的驾驶辅助功能,只是停留在L2级别而已。功能只是去到“部分自动驾驶”这个级别。
不是自动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而L3的“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也只有特斯拉比较接近而已。
所以说,别以为自动驾驶系统吹得多么天花乱坠。
作为驾驶员还是得随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