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不是危言耸听
医务人员每天所面对的
不只是病魔
还有各种职业暴露风险
如同警察面对犯罪不能退缩
面对凡此种种的凶险
医护人员除了挺身而上
同样别无选择
因此
医务人员也是“勇敢战士”
他们跟军人、警察一样
值得全社会尊重
10月22日凌晨2时,一名40岁的中年男子酒后骑车遭遇车祸,头、胸、腹等全身多处受伤,被送入医院急诊科救治。
经检查,伤者被诊断为复合外伤:1、头颅外伤:脑震荡、左眼眶骨折、左鼻骨骨折、右顶部头皮血肿;2、左侧、右侧肋骨多发性骨折,左侧气胸;3、血尿;4、肝挫伤伴肝包膜下血肿5、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
救治科室立即启动急危重症“绿色通道”,邀请泌尿外科急会诊。
当值的泌尿外科何成武医生立即前往心胸外科急会诊。此时,患者神志清,生命体征尚平稳,诉全腹胀痛明显,已留置尿管,引流出肉眼血尿,有腹膜刺激症状,下腹尤甚,通过全腹CT检查以及进一步的膀胱造影检查,提示膀胱破裂,另外合并有多发肋骨骨折、左侧气胸(轻度)、鼻骨骨折、颌面部软组织挫伤等。其中,膀胱破裂具有急诊手术指征。
于是,何成武医生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同时,向二线王固新主任医师汇报。
原本,大家以为这不过是一例平常的泌尿外科急诊手术,术前抽血检查却发现,患者HIV阳性(待确诊)、梅毒阳性。
这一血检结果令所有医护人员都绷紧了神经:由于面对的是艾滋病患者,且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血液传播。手术中一旦不小心,被器械划破或血雾血珠溅到了眼里、破损的伤口,医护人员通常就会面临职业暴露、发生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面对此种险情,王固新主任医师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病情:膀胱破裂合并有全身多发伤,患者生命危在旦夕,须争分夺秒急诊手术,医院。
器械护士杨帆进行术前物品准备
王固新主医院分管领导杨铁城院长助理、医务部李建林主任、院感科邵松玲主任汇报情况,并告知麻醉科任从才主任、手术室陈蕾护长……
在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指导下,王固新主任医师迅速作出如下决策:
1、何成武医师尽快完成手术准备及各种术前医疗文书签署,直接送入手术室急诊手术;
2、电话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3、通知当日门诊医生赵纪强博士、我院轮转周凯医师、实习医师王苒汀参加手术。
术前,医护均进行了“全副武装”的防护工作,麻醉科彭俊旭医师、魏玺群医师快速全身气管插管麻醉妥后,手术紧张有序的开始了——
手术人员在手术室护士张磊协助下进行术前防护准备
穿戴防护服的麻醉科魏玺群、彭俊旭医师进行麻醉
术中探查见膀胱顶后壁见一大小约3cm×2cm不规则破裂口,破入腹腔,破裂口周围见中等量血凝块,进一步明确了诊断,遂进行膀胱破裂修补术。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此时,医院第七手术间里却有条不紊,温情如春。医护全力协作,相互提醒,殷切鼓励,王固新主任医师更是再三悄声叮嘱每一位战友注意安全,谨慎操作,不要紧张……
在王固新主任医师带领下,手术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了。
听着手术间各种监护仪运作中发出的熟悉、亲切的旋律,大家如释重负,眼神里绽放出舒心的笑意。
患者在ICU治疗2天后,病情平稳,符合转出ICU条件,10月24日转入泌尿外科继续专科治疗。
现在,患者病情正在进一步恢复中。
艾滋病并发外科疾病,是一个常见问题。
艾滋病人手术对医生的风险国际上统计是0.33%。
面对如此高风险的职业暴露可能,医护们怕不怕呢?说不怕那是假的。术前常规抽血检查传染病,术中谨慎操作、参与手术人员配合默契,避免针扎或患者体液进入眼内,是避免职业暴露的最重要措施。
然而,术中万一暴露了,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根据情况选择服用药物预防HIV感染的发生。
如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服药时限是越快越好,一般在1小时内服药的预防性效果最好。
来源:医院
斯特林数字化手术纱布---通过RFID技术实现数字化识别,专业为防遗留而诞生。
数字化手术纱布监测仪---全术程RFID纱布自动计数,更能提供独立探测防遗留双重功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