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七个多月第一次去三亚,一岁去大理,两岁去上海、日本,下个月将满三岁,我也提前安排了这次旅行,目的地是——香港。
其实带娃出去玩,并没有什么伟大的道理或者想法,也仅仅是因为作为老母亲的我想出去玩,又不得不带娃而已。
如果强赋予一个“神圣”的说法,那就是希望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在带娃出去玩的过程中,几乎每次都经历了不同的小“意外”。虽然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这些经历都变成了经验。面对这些“意外”让作为家长的我,更从容、淡定,也让孩子面对不同环境学会适应。
今天的文章是《瞧瞧三岁旅行纪念》的上集。
那些旅行中的小“意外”
我想带娃出行的父母们最担心的一件事儿就是旅行途中生病,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病了不仅影响计划中的行程,身体难受,又在人生地不熟医院更是很麻烦的事情。
而这些,在几次的旅行途中,我恰好都经历过了。
三亚——母乳妈妈的持续发烧
瞧瞧七个多月的时候去三亚,出发的那天凌晨我开始发烧,一直持续到返程回北京。因为一直纯母乳,完全没有准备奶粉,幸好当时已经可以靠辅食撑一撑。由于持续低烧医院(医院环境优美,宽敞明亮,不愧是疗养胜地),期间吃了退烧药,趁药物代谢之后赶紧吸奶冷藏。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直接在当地买奶粉,就可以完全不用担心药物代谢的问题了。
所以在三亚的几天,别说下海,泳池也是进不了的,只好眼馋馋的看着娃爹带娃享受沙滩、海浪,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健康的来!
大理——雨夜拍片
在大理,返程的前一天晚上,瞧瞧和姥姥在酒店里闹着玩,一转身没站稳鼻子磕在了床角,顿时肿的老高,出了一点血。因为实在担心会磕到骨头,只好医院,问了出租车医院,索性离得不太远。医院只能用黑灯瞎火,晕头转向来形容。
由于孩子太小,医生看不到鼻子里面的情况,只好建议拍X光。拍片的医生还告知我们,如果X光拍不清楚,可能还需要拍CT。听了这话,我还是尽量克制情绪,冷静的跟医生说,我们努力控制住孩子,争取一次成功。
孩子哭闹的声音弄得姥姥都要掉眼泪,幸好医生说没有伤到骨头,只开了消肿的药。
现在想想,其实孩子的鼻骨很软,骨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妈妈总是怕有万一。
日本——语言不通去买药
有了前两次在旅行途中的就医经历,在去日本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担心,主要是因为在城市里看病,买药都十分方便,只要没有大的伤痛就不是问题。
在去伏见稻荷大社的早晨,我发现瞧瞧有一些低烧,但是精神还好。判断可能是前一天一直下着小雨,淋了雨还在外面睡了觉导致的。谁知道在爬山的过程中温度越来越高,额头有些烫手,人也开始打蔫儿了。于是,便决定下山后直接去买退烧药。
虽然日本满地的药妆店,偏巧伏见稻荷大社周围都没有看到有卖药的地方,只好边走边找。在地铁站旁找到一家药店,和店员用英语简单的沟通症状、年龄等情况,负责任的店员还要求把孩子带进来看,最后给我们推荐了面包超人的那款退烧药。
果然吃了一次就不烧了,也没有感冒症状,继续活蹦乱跳。
超人妈妈
很多时候都会看到的旅行小团体,当出行队伍中没有男性,其实妈妈们就要充当爸爸的角色了。不管是拉行李,看地图,拉扯孩子,或是照顾老人,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全能的超人妈妈”。
上海——瞧瞧的超人妈妈
两岁的旅行纪念,我选择了上海迪士尼+外滩,主要是因为瞧瞧看一些迪士尼的动画,又对米奇很有好感(难道不是因为你自己想去吗?)。同时,姥姥没去过上海,在外滩附近也可以感受一下上海的风情。
当时瞧瞧也对火车很痴迷,于是去程选择动车,回程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了飞机,能体验两种交通方式,也很不错。
带姥姥和孩子出行,我考虑更多的是舒适和方便,所以行程不会安排的太紧张,在迪士尼住了两晚酒店,玩了两天,把喜欢看的演出多看几次,也不会太赶。而在外滩、豫园、南京路就是走到哪里,玩到哪里了,随时可以休息。
如果是妈妈带队出行,强烈建议做好攻略和交通计划,不论是打车,换酒店,还是找景区,尽量少走冤枉路,毕竟要考虑老人和孩子的体力。
香港——飞机上的一桩小事儿
这次去香港的飞机上,飞机刚刚起飞,正常情况下卫生间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就在飞机刚抬头的那一刻,坐在我旁边看起来五岁左右的一个小姑娘开始大哭,要上厕所。孩子一直在哭喊着:“妈妈,憋不住了,我要尿裤子了!妈妈,我真的憋不住了!奶奶,我想去厕所...我求求你们了...”。哭声持续了三四分钟都没停,已经有乘客皱着眉头回头观望了。
孩子的妈妈拿着纸尿裤想给孩子换,但是被拒绝了。哭声继续,妈妈和奶奶也很无奈,一直跟孩子说话,想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好受些。在飞机稍稍平稳后,孩子爸爸就赶紧去找空姐要求让孩子先去厕所。
这本是一件小事,却让我印象很深刻,孩子的哭声一直印在脑海里。
单身的时候,听到孩子没完没了的哭声也烦躁过。也经历过自己的孩子在飞机上哭闹的无奈和尴尬。现在,听到别人的孩子因为不舒服而哭闹,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甚至想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一下。
带娃出行,很多时候家长应该预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不论是提前上厕所、喝水、穿纸尿裤,带干净的衣物、零食、绘本,甚至ipad...能让孩子顺利度过在飞机上封闭的几个小时,对于孩子或者同航班的乘客都是好的。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是趁此机会记录下这三年带娃出行的小事儿。提前预告,下一篇内容为《瞧瞧三岁旅行(下)——香港》(预告完全是为了怕自己犯懒不写...),希望能给即将带娃去香港的宝爸宝妈们提供思路和建议。
比心
V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