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配偶打呼噜离婚,大家或许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这样一种病,不但可能会导致离婚,甚至还能弄得鼻青脸肿、肋骨骨折呢?
?作者:医院神经内科李凯医生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转载请务必于文首注明作者和来源“医脉通”。
先说说我遇到过的一个病例:老爷子七十岁上下吧。平时身体不错,就是睡觉的时候身体不老实。从床上摔下来鼻青脸肿一次,肋骨骨折两次,骨折了一呼吸就痛,也是挺遭罪的。相比之下对墙踹一脚,给老伴抡一拳这都不算事了。痛定思痛,自己睡个大床,把床两边都竖起栏杆,包上被子,才能稍微安心。遗憾的是,这个病都几年了,也没有医生告诉他到底得的什么病。还有人说你这可能是睡眠期癫痫,做了夜间的脑电图,也无果而终。
这个疾病其实挺常见的,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约0.5%。老年人中更加的高,韩国一项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的研究,发现2%的人为此所扰,这可是五十个人就有一个的节奏啊,忙的地方一个医生一上午门诊看五十个病人也是有可能的。而那些有电生理表现,暂时还没有症状的高危人群呢,有4.95%之多。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和医生能够对此有多一点点的了解,或许一个普通的小小住院医也能发现一些病例呢。
这个罪魁祸首叫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rDisorder,RBD)。由于这个病自年起大家才开始陆陆续续的正规诊断,国内神经病学教材还有点跟不上。它在八年制第二版似乎没有出现,只在本科第七版在帕金森病的章节冒了个泡(如有疏漏,欢迎拍砖纠正)。由于课本没有,老师讲课通常不讲。然后呢,考试也不涉及。就酱紫,大家的基础知识里面这个病就先天不足。所以,我们在这里开个小灶,普及一下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
RBD最核心的一点是,正常情况下REM期应该消失的肌张力回来了。REM期是梦的温柔乡,我们做的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于是乎,随着梦里的你生龙活虎,床上的你也手舞足蹈了起来。要是梦境甜美,可能你的动作也是轻柔的;如果梦境险恶,你需要挥拳搏斗或者闪转腾挪,说不定就会把手的小骨头打断、或者一头栽到地上。还真是有RBD头着地,导致硬膜下血肿的报道。推荐一篇经典的文章(参考文献1),把RBD描述的挺全面的。梦中的动作真是五花八门,居然还有开枪的、想要点火烧床的、试图勒死老伴的、开窗要逃走的。。。。。。怎么脑海中自动出现血腥动作片的场景?
等等,这算不算短暂性精神障碍,要不要办个证防身捏?
根据病史可以高度怀疑这个病,如果想扎扎实实的确诊的话,还是做个多导睡眠图吧(Polysomnogram,PSG)。
点击可查看大图
别急,先看个正常人的,最上面两行导联代表的眼球活动,可以看到眼球是动的,黑箭头所指是下颌肌电,不出所料,平平的直线代表正常情况下REM期睡眠时肌肉是松弛的。
点击可查看大图
箭头还是那两个箭头,但这次下颌肌电不再平静。有意思的是,下颌肌电活动的时候往往也正是眼球活动的时候。
下面正经谈谈诊断标准吧,来源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SleepDisordersCriteria,3rdRevision)
1.睡眠中反复出现发声和/或复杂的动作。
2.上述行为经由多导睡眠图证实出现在睡眠REM期,或者经病史推断,该行为符合梦境中的场景(dreamenactment),因此认为出现在REM期睡眠。
3.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REM期肌张力并未消失。
4.该睡眠障碍不能由其他睡眠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药物使用(substanceuse)等其他原因解释。
明确诊断后,下一步就是治疗喽。目前公认的两个药物:小剂量氯硝西泮(经典些),一定要注意老年人可能会影响认知、和早晨醒后仍有药物残留作用致跌倒的风险(半衰期长);大剂量褪黑素,这个似乎副作用少些,近年更时尚。
一不小心已经一千多字了。虽然还有很多话没有讲,但抛砖引玉总是够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附的参考文献和那个去年新出炉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或者呢,如果大家喜欢,阅读量、转发量大的话,我们可以来个第二弹。说说RBD和神经变性病(最最突出的就是帕金森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这可是热门话题哦,涉及风头正劲的早期诊断、神经保护神马的)。另外还可以展开下聊聊原发、继发RBD、和鉴别诊断这些。
参考文献
1.OlsonEJ,BoeveBF,SilberMH.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urdisorderdemographic,clinicalandlaboratoryfindingsin93cases.Brain.Feb;(Pt2):-9.
2.KangSH,YoonIY,LeeSD,HanJW,KimTH,KimKW.REMsleepbehaviordisorderintheKoreanelderlypopulation.Sleep.Aug1;36(8):-52.
3.HowellMJ,SchenckCH.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rDisorderandNeurodegenerativeDisease.JAMANeurol.Jun;72(6):-12.
温馨提示
我们已经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通过评论提出观点,一起开心讨论学术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