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三寸
这是晴怀侠的第篇原创
我的朋友进行了一项整形手术。
全麻,手术过程两小时,术后留院观察三天,以及术后被伤口渗血和组织液染红的床单,都说明这不是一项小手术。
朋友报平安一周后,网上爆出“杭州一女孩在某整形机构进行吸脂填充手术,因术后感染不幸去世”的消息。
看到网上消息的瞬间,大脑轰鸣,那一刻,我庆幸又后怕。
才明白,比起她变得更漂亮,我希望她永远平安健康。
01.你想过整容吗?
朋友忍着术后疼痛和我说:
要恢复一个多月,所谓要变美先变鬼。
她说,如果早知道这么疼,也许就没有勇气做了。
术后清醒过来才恍然,全麻的那几个小时有多恐怖。
这是我第一次离整容这么近。
朋友是漂亮的,但容貌焦虑没放过每个想要更漂亮的女孩。
我医院吊着点滴,期待变美的她。
也很难过,为什么每一句真挚的“你很漂亮”,都没有被坚定的相信。
我们,还是在焦虑,在否定自己。
容貌焦虑好像成了当代二十多岁女孩必经的心路历程。
整容微调也似乎成了容貌焦虑的最优解。
如果给你一笔钱,并假设可保证手术过程无风险,恢复过程无痛苦,效果美丽。
你会不会想去整容?
坦诚讲,我也曾在某些瞬间有过整容的念头。
打开某些App,为什么那些女孩皮肤零毛孔?为什么她们脸型流畅?为什么她们连牙齿都很好看?
互联网时代推送的“美丽”,让我重新认识到很多美的“标准”。
高颅顶、圆脑壳、露耳朵、鼻基底……
然后一项项对照发现,自己恰到好处地错过了每一项标准。
看着app上那些符合标准的女孩,才恍然,真的有人小时候脑袋没有被睡扁。
看着那些p过的对比图,才顿悟,颅顶高、能露出耳朵,真的显脸小。
然后应运而生的是:垫颅顶,隆耳朵……
整容项目出来后,有人说是智商税,也有人翘首以盼。
某女孩垫颅顶手术后,头部一直有一个洞,入院治疗十几天,不断渗出积液。
某些医生做“精灵耳”需要在耳朵上折断四处,人工骨折后重新长。
也有人曾因为刚刚被禁止应用于临床的“小腿神经阻断术”,而腿脚无法受力,余生可能无法正常行走。
由于整容的高花销、各种失败案例以及术后不可预测的后遗症,我偶尔冒出的念头被扼杀在摇篮。
02.美丽好辛苦。
我确实怕疼又没钱,丑且怂。
所以,每次打开各种app,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女孩们,只能不断加深自己的容貌焦虑。
过于焦虑的某些时候真的很痛苦。
拿着镜子对照着某项新发现的“美的标准”,试图通过细枝末节发现自己有一点好看的特质。
开始刻意地观察身边人甚至是擦肩而过的路人,看他们是否符合所谓的标准。
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天生漂亮,也会气急败坏地关掉app。
决定不再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