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妈妈”的第30篇原创分享。
11月22日,我们在自然妈妈支持中心组织了一场AHA急救培训的分享会,有十多个家庭报名,由于天气等原因,到场的只有五位爸妈,不过这更给了大家充分讨论和练习的机会。
应昨天到场爸妈们的要求,也为了弥补未到场爸妈们的遗憾,现在将我在AHA急救培训课堂上做的笔记分享给大家。虽然看文字资料得到的远没有课堂上的详细、具体。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分享,或者请专业的老师来给更多的爸爸妈妈们普及急救知识。
本次培训除了AHA必须要求掌握的内容,老师还特别针对我们的需要,详细地讲解了关于儿童急救的知识。我的笔记里面对某些成人和儿童有区别的急救方法会特别标注,一样的部分就不特别说明。
一、预防胜于治疗
1、儿童安全措施
1)锋利尖锐物品、药品、洗涤剂、化妆品等化学制剂放置在儿童不可碰触的地方。
2)一楼以上窗户加装儿童防护栏。
3)卫生间、厨房门锁闭或者不要存水,10公分的水都可能导致幼小的孩子溺水。特别小心抽水马桶。
4)有明火或者高热的地方,尽量有防护措施,让孩子不能接近。
5)用电器、开关、插座做好防护,避免触电伤害。
6)乘汽车出行,使用婴儿、儿童安全座椅。
7)公共场所注意儿童安全,不能让孩子脱离视线。不单独让儿童在家。
8)果冻又无营养又危险。干果,对于长出磨牙以前的孩子是很危险的。玩耍的时候不要吃东西或者喝水。
2、事前准备
1)记住急救电话。
拨打时候注意事项
①何时拨打:患者情况紧急或不知道如何处理
②冷静
③地址清楚,最好通知保安或门卫指引
④拨打后保持该部电话畅通
⑤多人受伤时要特别说明
⑥有病史或危重情况要说明
⑦病人年龄、性别
2)准备急救包
医用剪刀、绷带、镊子、纱布、棉球、棉签……
3)医院
在很多地方,医院,所以需要提前了医院医院是否有儿科门诊或者急诊。
4)有过敏史的或有某些可能突然发作的疾病的,可考虑佩戴有医疗信息的饰品。
二、集中常见问题的急救
1、呼吸困难
表现:
①呼吸过快或过慢
②呼吸困难(全身用力呼吸)
③呼吸有声音(喉炎——像狗叫;哮喘——喉鸣音)
④说一句话时不能连续,需要中途停下费力呼吸
急救:
①询问有无药物,有药物的话协助取出药物并使用
②如药物使用5分钟无缓解,或未带药物、或呼吸越来越困难,无法讲话、停止反应需立刻拨打
③守在患者身边,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接管患者
④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使用CPR
2、气道梗阻
表现:
轻度:能够发声或大声咳嗽
重度:不能呼吸或咳嗽时没有声响或不能讲话或发声,或出现气道梗阻征象(用一只或两只手按住颈部)
急救:
如何救助成年气道梗阻者
如果轻度,可让患者咳嗽,如果很担心可拨打
如重度
①询问“喘不过气吗”“卡住了吗”,如果点头,需要告知他您要帮助他。
②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双手从背后环抱患者,一手握拳,用大拇指一侧平面抵住患者肚脐上方的位置,另一手扣住握拳的手,然后快速向上冲击对方腹部。重复冲击直到对方能够呼吸、咳嗽或者说话为止;如果对方失去反应,也要停止冲击。
特别说明,如孕妇或腹部特别大不能从后面环绕的,请将位置移向胸肋骨方向。
③如果对方失去反应,停止冲击,评估是否需要CPR。如使用,没按压30次,则打开气道。如发现口腔有任何梗阻物,请取出。
如何救助儿童和婴儿气道梗阻者
对儿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视身高情况,可以站立抱住,也可以蹲下操作,其他同成人。
婴儿(一岁以内宝宝):
①一手托住婴儿下颌骨,让婴儿趴在您手臂上,另一只手掌根部冲击婴儿两肩胛骨中间的位置五次。
②如梗阻物未调出,翻转婴儿,呈面朝上,并托着婴儿头部。另一只手两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部位。按压五次。
③重复拍击后背和胸部各五次,直至婴儿可以呼吸,咳嗽或者哭泣;若婴儿停止反应,也应停止抢救。使用CPR。
3、过敏
表现:
轻度过敏反应:鼻塞、喷嚏、眼周发痒;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红疹(荨麻疹)
重度过敏反应:呼吸困难;舌头和面部肿胀;休克征象
急救:
重度过敏反应需急救
①确保现场安全
②拨打
③如有肾上腺素针请注射,如患者尚有意识,要询问后注射
④守在患者身边等待急救车到来
4、糖尿病和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容易低血糖
①未进食或呕吐时
②饭量低于活动量时
③注射太多胰岛素时
表现:
虚弱、饥饿、意识模糊、个性改变、面色变、呼吸浅快、大汗淋漓、癫痫、突然晕倒失去意识
急救:
①如患者可以坐起和吞咽(不能的话不可以给),则给他一些含糖的食物和饮料
②让患者静坐或者躺下
③拨打
5、腹泻
表现:
婴儿:正常大便的两倍
儿童/成人:三次以上水样便
病毒为主要原因的:水样便、腹痛、呕吐、发烧
细菌为主要原因的:高热≧40℃,血样便
治疗:
病毒:因可自愈,支持治疗,多喝水多休息
细菌:抗生素、多喝水、休息
进水为少量多次,尤其是呕吐时
脱水的迹象
尿量减少(六小时无小便)
哭时无泪
口唇粘膜干燥
眼窝深陷
特别烦躁或哭闹(怎么都哄不好)
嗜睡
急救:
出现脱水需立刻就医,如有口服补盐液可服用
6、发烧
表现:
腋温37.5℃以上
肛温38℃以上
护理:
衣服少穿一些,帮助散热
多喝水
退烧药,6个月以下不能吃美林,19岁以下不能吃阿司匹林
2医院
三天以上无好转马上看医生
孩子呼吸困难,总哭闹,不停抓耳、头痛、喉痛、肚子痛、小便痛、惊觉、身上有疹子,医院。
7、抽筋(全身性抽动)
一般不超过两分钟,仅几十秒,发现开始抽动就计时,超过5分钟的,可能大脑有问题。
急救:
①如果地板硬,需要保护头部,用柔软的东西将头部垫一下,身体旁边有东西需要移开。
②等患者停止抽动的时候,告知你是谁,询问,等待回应,回应会比较慢。
③连续发生两次以上,或者止不住的,医院或拨打等待急救。
注意:高热惊厥一般不会引起脑部损伤。提问超过42℃才会让大脑失去调节,可能脑损伤。高热时一定注意,不能包裹太厚,注意散热。
8、肉眼可见的出血
出现以下状况时立刻拨打:
失血很多时;无法止住出血时;患者出现休克时;怀疑头、颈或脊柱损伤时;不确定盖如何处理时
处理肉眼可见的出血
①确保环境现场安全。拿到急救包。带手套,如需要佩戴护目镜
②将敷料(纱布)盖在伤口上。直接压迫敷料。使用手指或者平坦手掌
③如仍然出现,则在第一口敷料上,再盖一块敷料并增加按压力度。
④持续按压伤口,直到它停止流血。
⑤如不能持续按压,可在敷料上紧紧缠上一条绷带。
⑥如过直接加压无法止住的上下肢出血可以采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扎在伤口上方大概五厘米处。拉紧止血带,直到伤口不再出血或者等到专业急救人员接管伤员。注意:自制止血带不可太细
9、伤口
鼻出血
捏住鼻子柔软部位(鼻骨下方)恒定压力,按压数分钟,直到出血止住;如果出血没止住,加大按压力度;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拨打:
①15分钟都未止血
②出血量很大,大量涌出
③伤者出现呼吸困难
口腔出血
找到出血点,按压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
如出现下列情况,需要拨打
①您无法止住出血
②伤者出现呼吸困难
牙齿损伤
检查受伤者有无牙齿脱落或松动,如掉落可捏住牙冠部分,放入清水或者牛奶中,立刻送往牙医诊所,让伤者咬住纱布,止血。
如未掉出,可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清洗伤口,牙齿松动的,让伤者咬住纱布,以防牙齿脱落。
如牙齿出现裂口,需立刻去看牙医
如未有明显异常,清洁后无再出血,告诉伤者如出现牙齿变色,需要去看牙医
眼损伤
表现:疼痛、红肿、视物不清、挫伤、出血
处理方法:
严重撞击或者刺伤先让患者闭眼,不要睁开,不要转动眼球,然后拨打
如果有东西进入眼睛(如沙子、洗涤剂),用清水冲洗眼睛,如果进入的物体没有冲出或者伤者疼痛难忍,则需要拨打。让伤者闭眼,不要睁开。
穿透伤和刺穿伤
刀子或者尖锐物品刺穿皮肤或者穿透身体
拨打,尽量不要让受伤者移动身体,不可将物体拔出,对肉眼可见的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断肢
拨打,止血,找到断肢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敷料包裹,放入防水塑料袋中,将塑料袋装入有冰块或者冰水的容器中。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10、头、颈、脊柱损伤
从高空坠下;头部遭撞击;潜水过程中受伤;遭电击;出车祸;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发生车祸,未戴头盔或者头盔破碎
头部损伤表现:没有反应或只能呻吟或移动;想睡觉或者意识模糊;呕吐;抱怨头痛;视物不清;无法行走或者移动身体;发生癫痫
颈部或者脊柱损伤表现:年龄大于65岁;发生车祸(汽车或者自行车);从高空坠下;颈部、背部疼痛或者压痛;看起来像喝酒或不清;存在其他疼痛性损伤,特别是在头颈部
处理:
确保现场安全,拨打,并取急救包
尽量不要移动伤者
固定头部,尽量使其不移动
等待到来
提别注意:儿童跌落伤
①只要孩子从高于他身高高度掉下,都要看医生
②呕吐超过两次要看医生
③跌落后意识不清醒,不要挪动,立刻拨打
④立刻哭闹,身体四肢活动灵活,一般问题不大;如哭闹后睡着了,需要4小时喊醒一次。
老人跌落伤,一定不要挪动,立即
11、扭伤与骨折
扭伤和骨折常见于7-12岁儿童还有老人
高度怀疑扭伤时:RICE
R休息——使患肢得到充分休息
I冰袋——用毛巾包裹冰袋,并置于患处,每次最多放置20分钟
C加压——用弹力绷带用力包裹
E抬高——抬高患肢
注意:48小时内不用红花油之类活血化瘀的药物。
骨折
症状:疼痛,尤其是移动患肢时;触痛;受伤处肿胀,淤血青色。
预防:儿童运动时一定佩戴护具,尤其是骑车时一定带头盔。
处理原则:固定受伤部位,减轻疼痛,避免大出血和休克。夹板长度超过相邻两关节。
提醒:有明显外伤时,可能会手术的情况下,不要吃东西。
12、烧烫伤、电击伤
脱离烧烫伤现场
小面积烧烫伤:
用冷水(不能用冰水)冲洗伤处至少15分钟或疼痛好转。
若衣服粘在烧伤处,禁止脱掉衣服。
最好不要包扎患处,如果需要包扎,用不粘皮肤的特殊敷料。
大面积烧伤:
确保环境现场安全,拿急救包,拨打。
如果有人着火,应立即将火扑灭。躺在地上打滚,然后用湿毛毯盖住伤者,一旦火熄灭,立即拿走湿毛毯。
将没有粘在皮肤上的衣物和首饰去除。
用干毛巾盖住受伤者。
检查休克征象。
电击伤
提别提醒:发现伤者可能是遭遇电击时,请先切断电源。不要太相信木棍的作用。在发生由于高压电引起的电击伤时,电流能通过与供电线和电源接触的所有物体(甚至包括木棍)。
处理方法:
确保现场安全后,拨打。
在能够安全的触摸伤员的情况下,检查他是否需要CPR。
医务人员应该检查每一位电击者。
电击可以导致身体内部和外部均被烧伤。还可能导致呼吸停止或者致死性心律失常。
13、中暑
症状:出汗、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虚弱无力和疲倦
处理:凉快处休息、除去过多的衣物,补充电解质饮料或者果汁,凉水喷洒或者冲洗降温。
出现严重情况,如意识模糊、昏倒、头晕和癫痫时,拨打.立刻将患者头部以下浸泡在凉水里,尽量淹没颈部,确定是否需要CPR。
14、淹溺
特别提醒:不要尝试将水从患者胃部或者肺部挤出。
有3岁以下宝宝的家庭,卫生间和厨房不要有存水,即使10厘米的存水也可能造成宝宝窒息。
处理方法:让患者平躺、检查呼吸,判断是否进行心肺复苏,保暖。
15、叮咬伤
动物或者人咬伤
处理:大量自来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如有出血,进行加压止血。
如果皮肤被咬破,需要就医。
以下动物可能携带狂犬病:猫、狗、臭鼬、浣熊、护理、蝙蝠或者其他野生动物。
如果存在瘀伤或者肿胀,可以用湿毛巾包裹冰袋敷在伤口上,持续二十分钟。
蛇咬伤
表现:伤口区域疼痛或者肿胀并逐渐加重,恶心呕吐出汗和无力
处理:撤离到安全区域,拨打.让被咬伤者,保持静止和镇定。告诉他不要移动咬伤部位。脱去紧身衣物和收拾。用自来水(肥皂水)冲洗咬伤部位。
16、中毒(儿童常见中毒)
可能的毒物:药片、酒精、清洁剂、杀虫剂、油画类溶剂
处理:
将腐蚀化学物质冲洗掉
禁止催吐
禁止吃喝
寻求医疗救助
送医时将疑似有毒物拿给医护人员。
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年龄、体重、大概药量、成分。
17、婴儿猝死综合症
一岁以下婴儿,无任何原因和疾病的死亡。
通过俯卧位睡姿、禁止吸烟、去除婴儿床上可能导致窒息的异物,床不能太软、不能太热、不要和大人一个被子,婴儿被子不要盖过肩。可以一定程度的预防。
18、心梗
如何识别
①胸痛(胸骨后疼痛)、压榨痛、紧迫感,上腹痛
下巴、牙痛、左手臂痛、手指痛。持续超过半小时。
使用丹参滴丸、硝酸甘油未缓解的。
②持续时间长、大汗淋漓、头晕、胃痛
上次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有缓解
处理:拜阿司匹林咬碎毫克(3片)有过脑梗或者胃出血的不能服用
19脑梗
如何识别
头痛、一侧感觉或运动障碍。
意识或说话不清
迅速拨打,最佳急救时间为3小时。
三、成人及婴儿CPR,及AED使用
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用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
(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C-A-B
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图)。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开放气道(airway,A)
有两种方法可以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仰头抬颏法(图)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人工呼吸(breathing,B)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缩写:AED)或称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于伤者脉搏停止时使用。然而它并不会对无心率,且心电图呈水平直线的伤者进行电击。简而言之,使用除颤器本身并不能让患者恢复心跳,而是通过电击使致命性心律失常终止(如室颤,室扑等),之后再通过心脏高位起搏点兴奋重新控制心脏搏动从而使心脏恢复跳动(但有部分患者因其心脏基础疾病可能在除颤后无法恢复心跳,此时自动体外除颤器会提示没有除颤指征,并建议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虽然AED的使用十分便捷,但是目前国内配置的AED尚不允许未受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___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使用方法:打开电源,按提示操作……
(个人笔记,如有错漏,请指出,谢谢您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