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因为鼻为面部最高点,易受到外力所伤。骨质薄而宽,且缺乏周围骨质的支撑,比较脆弱,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如运动时有意或无意的外伤、斗殴、交通或工伤事故等。小儿扑跌时鼻部或额部着地等也可引起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好发于运动时不慎受伤者、冲突时受伤者、车祸时受伤者、摔倒面部着地者等。
据外伤的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表现。
(1)外鼻畸形---鼻骨骨折导致。
(2)肿胀---外鼻及其周围组织肿胀。
(3)鼻出血---伤及鼻黏膜、血管时可有鼻出血,量多少不等。
(4)鼻塞---鼻黏膜肿胀、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血肿时可导致。
(5)鼻清水样物流出---提示脑脊液漏。
(6)视力下降,复视---眶壁及视神经受损。
(7)头痛、意识丧失---颅内损伤可能。
鼻骨骨折一般诊断明确。鼻骨骨折通常有明确的鼻部外伤史,了解病史时注意询问外力性质、方向、受伤时间及伤后症状。触诊时双手示指自鼻根向鼻尖轻轻滑动,可以发现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可以伴有鼻梁歪斜或塌陷及捻发感。鼻镜检查鼻腔黏膜水肿、撕裂,鼻腔顶壁侧壁向中线位移坍塌,鼻中隔脱位变形、中隔血肿形成等。X线鼻骨拍片或CT扫描可以显示骨折的位置、骨片移位的方向,有助于诊断。
鼻外伤后,医院就诊。同时用冰袋等对鼻背部冷敷,但尽量避免用力按压。若合并鼻腔出血,可捏住双侧鼻翼,同时低头,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对于无移位的单纯性骨折,鼻腔外形、鼻通气不受影响者不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愈合。有鼻骨移位的鼻骨骨折,应待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复位。
鼻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骨折的鼻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行鼻腔填塞固定以支撑鼻骨,填塞时松紧要适宜,术后注意保护鼻部,2周内避免受压,戴眼镜的患者暂不要佩戴眼镜。鼻骨骨折复位术后可行鼻腔填塞固定,鼻腔填塞一般需要2~3天取出,最长者则需要1周或更长时间,对于粉碎性、复合性鼻骨骨折填塞时间需要更长,但最长一般不超过2周。
对于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不宜进行鼻腔填塞,以免鼻腔细菌逆行感染颅内。陈旧性鼻骨骨折,由于鼻骨骨折断端骨痂已形成,骨折已畸形愈合致歪鼻畸形,用常规鼻骨复位的方法难以整复。
鼻骨骨折及早治疗可减轻面部外形变化程度及遗留功能障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