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米米《溺爱与放纵》
讲到溺爱,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对于自己是否在溺爱是很不觉察的。有的家长会说,我对孩子很严格的,该打打该骂骂,肯定没溺爱。但事实上,打骂是最严重的溺爱。现在就来真正认识下溺爱,重新审视下自己吧。溺爱,就是令人窒息之爱。比如打骂,有一个人在后面追着打你,还是以爱之名,你有没有窒息感、会不会想要逃跑?溺爱,就是以爱之名,在超越界限。界限,是爱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内在空间。如果家长不懂教育,就会时常发生越界现象。本来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并检视这个选择的结果,下次有机会再做选择时做调整,这整个过程是需要家长给到孩子空间去体验的。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往往没有给到孩子这样的机会,没有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总是越过了孩子的界限。导致孩子的内在空间受到侵犯,内在退缩,不懂爱自己,不懂为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溺爱三大后遗症
先来说下溺爱三大后遗症,作为成人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被溺爱的长大的。如果你是被溺爱长大的,就很难懂得爱,然后你成为了父母你真的会很慌乱,各种不知道该不该。比如,孩子说要吃冰淇淋,那到底该不该给吃呢?你开始想温度适不适合,要不要给吃,但是你根本没尊重到这个事件的主角,就是孩子本人的主观意愿。太多孩子们从小被剥夺了选择的机会,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大到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然后长大了选什么工作,找什么对象等。一个人从小到大就没有选择机会的人,就会出现各种选择恐惧症。1第一大后遗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从小所有决定都被父母粗暴干预和侵犯,所以现在人们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当你去上班,你会觉得是没办法,日子要过要赚钱,是被逼上班的感觉。总是等着周末放假,十一春节放假,而一到周一就很恐惧,各种节后恐惧症。为什么?因为你觉得这个工作不是你主观想要做的。很多孩子从读书开始,就觉得书不是自己想读的。一些西方更发达的国家里,父母更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高中毕业的孩子,父母并不要求孩子立即考大学。父母会允许孩子先去打工几年,去各行各业试试看,当找到他们真的非常喜欢的东西,再有针对性的选择大学专业。知道自己要什么,涉及到一个人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一个孩子最终会不会也活成天天两点一线,觉得非常痛苦挣扎?父母不停的告诉孩子,要考这个专业是为你好,而到底什么才是为他好?他已经彻底迷失了。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算正常,因为你看看你周围,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呢?但是有一件事非常危险,就是当那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的时候,那他们就不懂得坚定的拒绝。比如很多女孩真的是想寻找稳定的家庭,找到爱自己的丈夫,过美好平静的一生,但是他们却穿超短裙,前露沟后露沟的去到酒吧里寻找真爱,没事还学个抽烟,把自己喝醉。但是那里是找不到真爱的。如果你前露沟后露沟,走在大马路上还一扭一扭的,那你向男性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你想要一夜情,而不是一个正常的婚姻。所以女孩们一方面想要有人来爱她们,一方面又找错了地方。男孩也一样,到了青春期,开始要交朋友。当他们觉得父母不接纳他们,社会主流不接纳他们,然后遇到了一个团体接纳他们,由于他对爱太匮乏,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不管这个团体是个怎样的团体,既然这个团体接纳我,那我就去了。如果你生一个孩子,你经常溺爱他们,使他们失去选择的能力,失去判断,遇到事情不懂坚决说不的话,那真的很危险,真的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破解:学会观察孩子的状态
一个孩子自己惦着脚去够一个苹果,然后妈妈看到了很激动,就跑过去帮他拿下来给他。结果他却不要苹果,直接砸在地上,大哭。家长说,这个孩子有问题。事实上,是你真的不懂孩子。孩子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踮起脚尖也许我可以拿到,当我拿到的时候我有一种成功完整的感觉;如果我踮起脚尖不能拿到,我的计划是,也许我搬个小凳子帮助我拿到。他正在愉快的执行自己的计划,结果粗暴的被不懂教育的妈妈打断了。而孩子的表达能力赶不上成年人,就有点气急。真正懂教育的父母,要完全观察孩子的状态,该出手时才出手。父母往往乐于对于孩子的一切给予所有建议。但是孩子想要自己去体验。即使你看到他前面有个坑,你就不能让他自己掉进去再爬出来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可能捅出大篓子来,父母只要评估一下风险,会不会伤害到人身安全就好了。而不是你总是越俎代庖,把他提溜起来,怕他受伤。但事实上却培养一个孩子这么的弱小,不懂的自己选择。这就是溺爱第一条后遗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整天随波逐流,今天听这个专家说这个好,一窝蜂就朝那个去了,明天又说这个不好,所有舆论又一边倒。请用自己的眼睛看下这个世界,即使全世界在说这件事不好,你也可以说不,每件事是客观的,二分的,一定有利有弊,我们要更客观辩证的去看问题。这个时候你就会有自己的看问题的眼光,就不被人牵着鼻子走。你的精神力量才会凸显出来。*
《米米:溺爱与放纵》系列音频扫码收听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