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神秘的职业,今天,小编将带您认识一位女法医,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
刘芳,昌平分局刑侦支队技术中队,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法医物证学硕士,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尸体检验、伤情鉴定、DNA检验等工作。年获得个人嘉奖。
干一行,爱一行初见她时,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斯文大方的姑娘竟是一名法医!在死状各异的尸首身上从容不迫地搜集破案证据,需要的,是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洞察力。从年参加工作至今,在大多数人都会皱眉抵触的工作岗位上,她用干练和细心,谦虚和上进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好评,因此,队里同事都亲切地称呼她“芳姐”。
从让人毛骨悚然的现场尸体检验,到细致入微的伤情鉴定,再到技术要求极高的DNA检验工作,她都能从容应对,从不叫苦、嫌脏、喊累。在她娇小的身体里,酝酿着巨大的能量。她总说:“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越来越热爱这份职业,虽然现在我还只是一个“菜鸟”法医,但是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医”。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芳刚到昌平分局工作时,由于没有DNA实验室,只能安排到法医现场勘查和伤情鉴定岗位。现场勘查与医学院解剖课上完全是两回事儿,从来没有接触过案件现场的她,面对血腥的场面,必须要求自己克服心理障碍,从零开始,不但要学习法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学习尸体解剖技能。在每一起案件现场中,她都向师傅虚心请教,遇到脏活累活,永远毫无畏惧的冲在最前面。
在临床伤情鉴定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前来做鉴定,有的伤者会故意隐瞒受伤史,有的伤者会不配合复查,有的伤者故意刁难法医,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力不从心,遇到特殊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去同情弱者,有时候遇到蛮横的还会感觉被人欺负了一样”。后来她克服内心的情感,在师傅的带教下,慢慢得心应手。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年11月份,一名青年男子被人用拳头打伤面部后前来做伤情鉴定,诊断证明书上写的是“左侧鼻骨骨折”,但是刘芳看完影像学片后,认为左侧眶壁也有骨折,按当时的标准是可以达到轻伤的,但是如果按诊断证明书只能出具轻微伤,医院复查,伤者刚开始并不配合,还认为法医在刁难他,她进行了耐心的解释,还是建议伤者去复查。伤者在复查后,医生告诉他眶壁骨折比较严重,重新开具诊断证明书。当伤者怀着感激对她说“谢谢”的时候,她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法医的真正价值。在到两年的现场勘查和伤情鉴定工作中,刘芳参与尸体检验余例,伤情鉴定余例。
年7月22日,在昌平火车站米外铁道的栅栏外河沟里发现一具腐败尸体,不管尸体多么惨不忍睹,不管空气中的味道多么刺鼻,她和其他男同事一样,毫不犹豫的翻过栅栏,和男同事一起将尸体装入尸袋,抓起尸袋一角,将尸体抬到米外的车上。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手中检视的残躯是否腐臭,作为一个“尸语者”和“代言人”,她始终认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苦心人,天不负年2月,刘芳被派到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物证室进修学习DNA物证检验技术,本来就是物证专业毕业的她,很快重新拾起了实验室的DNA检验技能,投入到实际检案工作中。她系统认真的学习DNA实验室从受理案件到完成检验鉴定书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检材前期处理、DNA的提取、扩增、上样等操作技能,并能独立完成常规生物检材的检验鉴定工作,同时掌握了一些疑难生物检材如骨头、牙齿等的检验方法。
虽然在法医中心进修,但有时会被单位领导叫回去现场提取生物检材,即使是周末休息时间,无论多晚,她也从来都义不容辞,熟练规范的提取每一份生物物证检材。自进修至今,在法医中心物证室,跟随带教老师受理案件多起,受理物证检材多个,出具余份鉴定书,能够及时完成重大刑事案件和敏感案件的DNA检验工作,已经能独立、规范的完成法医物证检验的整个操作流程。
图:刘芳和师父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脱去法医的外衣,日常生活中,刘芳是一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姑娘,和其他爱美的女孩一样,爱逛街、爱买漂亮衣服,爱美食,喜欢烘焙,在家自己做蛋糕、蛋挞、面包、饼干等。她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喜剧和爱情片,她说“这样可以调节工作外的单调生活,放松身心和大脑,憧憬和向往美好的事物。因为在案件中接触的大都是生活和人性中丑恶和肮脏的一面,所以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到生活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芳的丈夫也是一名技术刑警,两人值班加班是家常便饭,尤其是遇到停休,经常两三天才能见一面,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比常人更能够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彼此珍惜在一起的时间,感情也更加坚固。已经31岁的刘芳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为幸福的小家庭增添一个小生命,圆一个当妈妈的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稿:昌平分局
责任编辑:小君
(正警事儿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