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爱莎国际学校-富力“领馆杯”冠军足球赛在本周结束了激烈的小组出线之战,各队的对碰可谓是火花四溅、精彩纷呈。
作为比赛唯一指定的医疗救援机构——医院、爱博恩综合门诊,提供了本次比赛期间的医疗保障。
医院、爱博恩综合门诊十分重视本次比赛的医疗保障工作,成立了医疗保障队,准备了适用于赛场的医疗保障的各种药品器材,以及急救设备到达现场,并设立固定医疗台,为本次比赛保驾护航。
赛场上,有了医疗队作为保障,运动员心里都有了底,趁着比赛的空隙,部分运动员来到医疗台前让医生对其旧伤进行检查以及预防性处理,确保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比赛当中。
此次活动,医疗队采取与比赛同步的服务模式,不仅为球赛提供医疗保障,也向各国领事馆展示了爱博恩医疗团队风采。
专家提醒
踢球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在足球运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疼痛,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急停急转身、冲撞或因场地不平、场地过滑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创伤。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以及挫折外、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其次是大腿前后的肌肉群的拉伤和挫伤;再次是膝关节损伤。
损伤的原因
1、激烈比赛的损伤:
比赛的时候由于紧张的争抢,快速的跑动与铲球,容易发生大腿和小腿肌肉的拉伤和肌纤维的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者外展都要引起膝关节、髋关节韧带以及骨损伤的原因。
2、由于球的间接作用损伤:
这种损伤的部位多发生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时,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脚内侧前脚掌踢球,膝关节由于在屈曲位,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面外展外旋,很容易造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半月板和前十字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与对方运动员发生“对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内外侧副韧带的撕裂损伤,有时股四头肌收缩过猛,也会造成股四头肌,股直肌腹或腱膜的撕裂损伤。
3、球击损伤:
例如面部的擦伤、挫伤;腹部的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阴囊及睾丸挫伤等。但最典型而且最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它手指和韧带牵扯或关节脱位。
4、踢伤:
比赛的时候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的“球鞋”、“膝关节顶撞”以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肌肉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顶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炎)等。
5、摔倒损伤:
在运动中争顶、冲撞或疾跑时突然失去重心摔倒,尤其在灰渣场上,泥土场地上最容易造成擦伤,严重的可造成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膑骨骨折,脊柱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人造草坪上摔倒还会出现热烧伤和皮肤感染。
6、其他的慢性损伤:
除上述情况以外、足球运动又因为劳损而发生慢性损伤,如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病(又名“足球踝”),其成因之一是局部劳损,X光拍片踝关节前后骨质增生,趾骨炎及膑骨软骨病。膑骨劳损表现为膑骨软骨和脂肪垫脱出。
7、进行运动时
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未能充分激活;疲劳或身体处在疾病状态;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护具);动作不规范,或动作变形。
足球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
1、在足球比赛中发生创伤后,应先观察是否发生骨折。
如果发生骨折切勿乱搬动创伤部位。特别是胸部和脊椎发生骨折时,搬动伤口部位可能会促使骨折处脊椎压迫神经,造成更大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遇到这种情况需尽快请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2、如果没发生骨折则看是开放性创伤还是闭合性创伤。
开放性创伤需立即止血,并对伤口进行处理,防止皮肤感染。小面积创伤可不进行包扎,大面积创伤需用消炎止血胶布进行包扎,医院进行伤口缝合,并打破伤风针。
如果是闭合性创伤且无骨折,而是软组织损伤则应运动损伤紧急处理原则PRICE:
1、Protect(保护):以绷带、石膏或支具等器具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2、Rest(休息):停止运动,损伤部位得以休息,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3、Ice(冰敷):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打破疼痛循环)降低代谢速率。
方法:将冰块、冰袋或化学冰用毛巾包裹;也可从冰箱内取些冷冻物品,用毛巾裹住敷于损伤部位及周围组织,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自己能够忍受的时间为准)。每天重复3~4次。
一)擦伤
运动时皮肤受搓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擦磨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
处理方法:
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碘伏包扎即可。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应用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等等。再进行伤口处理。
二)挫伤
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皮下出血,皮肤青紫。四肢、胸部挫伤应注意有无骨折。
处理方法:
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冰袋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防止增加出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三)肌肉拉伤
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损伤后伤处肿胀、压痛、肌肉痉挛。严重的肌肉拉伤是肌肉撕裂。
处理方法:
轻者可即刻冷敷,24-48小时后可施行按摩。
重者先冰敷,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关节扭伤
外力使关节活力超过正常限度,使附着于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撕裂而造成,如运动场地不平,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都可使踝关节过度内翻,引起外侧韧带受伤。主要症状是伤处疼痛、肿胀,关节不能活动,皮下淤血。
处理原则同挫伤,即PRICE。24-48小时后才能按摩、理疗。若怀疑骨折,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后,在不加重疼痛的原则下,可适当进行功能性锻炼,以防组织粘连,促进功能恢复,活动时应带保护装置,如护踝等。
五)脱臼
由于外力作用或用力过猛,韧带或关节拉伤或撕裂,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称为脱臼。受伤后脱位的关节疼痛、肿胀、出现畸形,活动功能丧失。严重者,有时可能使血管、神经受损甚至伴有骨折。
处理方法:
应首先进行止痛抗休克,然后固定脱位关节,不得随意移动,医院治疗。
六)骨折
指运动中身体某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骨骼完整性遭破坏。常见骨折发生于肱骨、前臂、鼻骨、股骨、小腿、足部等部位。骨折发生后,伤处压痛、震痛、肿胀、皮下淤血、畸形、功能障碍,甚至出血、休克。
处理方法:
骨折时若伴休克,应先抗休克。固定前要检查局部,若皮肤损破或软组织受骨折端夹挤或压迫,要先延伤肢长轴牵引,以解除骨折端对软组织的挤压;若伴有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伤口固定。
固定材料就地取材,如木板、木棍、树枝、竹竿、纸板、书籍、雨伞等;垫子要柔软,固定带可用腰带、绷带、布条或背包带等。也可将上肢骨折固定在躯干处,下肢骨折固定在对侧的健肢处;先固定骨折上下端,再固定近、远端两个关节;肢体突出部位要加垫保护。固定要牢靠,松紧要合适,医院检查治疗。
七)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或碰撞以后,脑功能发生暂时性障碍。脑震荡发生时,受伤者会立即出现神志昏迷,意志丧失,一般在数分钟到半小时后方才清醒,脉搏、呼吸微弱,并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处理方法:
应立即让伤者平卧,绝对保持安静。严禁摇动、牵扯,更不要随意移动位置,头部两侧用衣物填塞,以免左右摇晃,同时用毛巾浸湿冷敷头部,身体衣着要保暖。病医院抢救。
爱莎-富力“领馆杯”冠军足球赛是全国首创外国驻华领事馆间的高端足球文化交流盛事。“领馆杯”比赛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决赛于12月9日在越秀山进行。想了解更多精彩,一起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