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都在感叹迎春花开了,这个冬天是不是就要过去了的时候,2月24日,我们的城市里,纷纷然,降落一场好的大雪。
据市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共同影响,2月24日午后至夜间我市出现降水天气,降水前期以雨夹雪或雨为主,20时后转为纯雪。截至25日08时,国家级气象站平均降水量18.2毫米,最大为大名23.5毫米,邯郸市区17.8毫米,全市大部分地区达到暴雪量级。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暴雪是个啥概念?来看看气象标准如何定义的:暴雪是指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毫米的降雪过程。
“听起来好像没多少呀!10毫米才1厘米,怎么就成暴雪了呢?”“看地面上落了很厚很厚的积雪了,怎么也有十几厘米了,是不是把测量单位弄错了”……今日,随着这场大雪监测数据的发布,不少读者纷纷发出疑问。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其实,“降雪量”和“雪深”和是两种不同的测量降雪大小的方法。在气象业务上,“降雪量”则是气象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融化成水后,再用量杯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雪深”是指从积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以厘米为单位。测量地段一般选在气象观测场附近平坦、开阔的地方,或着有代表性的、比较平坦的雪面。测量过程必须在下雪时定时测量,直至下雪结束。但并不是每次下雪都要测量积雪深度,只有当气象观测场周围视野的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才需要测量积雪深度。“降雪量”与“雪深”相比,“降雪量”更加标准、更加准确。因为每次降雪的雪花含水量可能不同,温度条件也可能不同,这就可能造成相同的降雪量出现不同的积雪深度,所以目前气象部门主要用“降雪量”来衡量一次降雪过程的雪量大小。
如何换算降雪量和雪深呢?大量的观测和数据分析:通常情况下,北方的雪较疏松,1毫米降雪量堆积起来可形成8—10毫米积雪,而南方的雪较密实,1毫米降雪量的雪深约6—8毫米,不过,积雪受气温影响明显,这个换算关系仅适用于平均情况,个例差异很大。如果雪很干燥蓬松,10毫米的降雪量对应的积雪深度可以达到20厘米甚至30厘米。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研究表明,在冬季不考虑气温因素情况下,咱们华北地区1毫米降雪量的雪深约为0.6-0.8厘米。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自己算一下,本次降雪咱们主城区降落了多厚的积雪!
邯报融媒体记者王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