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杨元相,曾用笔名南河、申牛君,出生于江南大湖区,成长于荆襄和齐鲁,定居于燕北甘草地,著有散文集和评论集。
牡丹仙子本书简介
仙子出山,牡丹争艳。高雅优美,千古流传。
《牡丹仙子》目录
第一章玉簪奇功………………
第二章宝石晶莹………………
第三章纯美神圣………………
第四章有戴露凝香……………
第五章万花山涌………………
第六章贵妃堆雪………………
第七章真春武陵………………
第八章且喜恩赐………………
第九章憬悟人间………………
第十章湘豫千载颂痴情………
第十一章惟奉献………………
第十二章聚锦绣旖旎…………
第十三章典雅雍容……………
第十四章国色天香神韵………
第十五章伴唐宋笙歌绕曼影…
第十六章得浑涵深邃…………
第十七章清风高谊……………
第十八章天地精神……………
第十九章意厚情重……………
第二十章好风美雨……………
第二十一章传奇汗青…………
第二十二章芬芳恒远满寰中…
第二十三章爱无尽……………
第二十四章感娟娟佐佑………
第二十五章九朝滋荣…………
玉娟文集(99)目录…………
玉娟文集和长篇摘选…………
我的湘西………………………
牡丹美文二题…………………
玉娟创作手迹选………………
仙子永在人间(代跋)………
《牡丹仙子》
第二十章好风美雨
在超常的忙碌中,仙子连年来的成绩也是十分骄人的呢。
在繁忙之中所撰写的教育论文《素质教育与个性施教》公元年在洛阳市获奖。
公元年,“人间”把仙子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大量散文编成了一个集子,还为她写了个序言。
序言说:“玉娟有感则发,文若瀑水奔云,其势令人惊喜,愤人疾事,又使人不由不赞非同凡俗矣!”
仙子的长篇著作修订的进展也十分喜人。
公元年,仙子的又一篇教育论文《温馨班会的思想指引作用》在洛阳市获奖,随后在教育杂志发表。
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完成省电台两个节目的编辑工作、获得多种奖项之外,仙子还学会了花样翻新的毛衣织法。
她说这是生活逼出来的,但她在身体欠安、工作劳累、家务繁重的情形之下,付出了多少辛苦啊。
“人间”内心深处最为感动的,是仙子在家务中的辛劳与付出。
“给由儿赶织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裤。还想给由儿与见哥各织一套薄的。忙得我晕头晕脑。我的心总在惶惑中。
“没有人跟我说说话。看到人家夫妻,出双入对,甜甜蜜蜜,好不羡煞人也。”
“人间”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汇入社会和时代”,进行所谓的拼搏,应该进行所谓的奋斗,小家庭的温馨,夫妻间的相守,早都忘到爪哇国去了。
多年来,“人间”给由儿理发,而“人间”的头发,则是仙子学会了理发后,一直坚持给他理的。可即使在仙子给他理发的时候,他也常常忽略了跟仙子的谈话。
岁月长长,时光漫漫,娟娟仙子,人虽柔弱,但却是一位内心坚强的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从不轻易表露心中的悲伤。
气温极低,仙子忙碌工作,忙碌省电台的兼职,忙碌第二文凭的学习,由儿冬季鼻子一直有病,还得医院治疗,还有做不完的家务。
即使在如此的境况下,仙子还写出了高质量的教育论文,在区里获得初选最高分数,被送交市里参评。
仙子的日记记载说:“太冷了。早间及整个上午,手脚都是麻木的。我穿着棉衣在九都路上奔波,还觉得身上菲薄,手指尖冻得生疼……”
家里,总有仙子洗不完的大量的衣物。
由儿的衣服和袜子,只穿一天,就要他换下来,给他洗。
由儿后来在出版的书籍《在成长》中说:“我的妈妈呀,是太爱洁净的一个人,每天晚上都在那里给我洗衣服。”
内衣,仙子嫌洗衣机洗得不够干净,要手洗。少年由儿的外衣,太容易搞脏了,嫌洗衣机洗得不够干净,也要买来一个板刷,一处一处地搓。
“我们的衣服,无论是身上穿的,还是淘汰下来不能穿的,我都要洗得干干净净,这样,看见了才觉得眼睛舒服。
“以前的衣服,有的洗得洁净清爽地送了人。有的衣服鞋子,不再穿了,舍不得放弃。看着,心里就想,当初购买的这些衣物,凝聚了我多少犹豫和果断,费了多少心思跑了多少路程啊。我才舍不得扔呢,要洗干净放在那里。”
我们的仙子,十多岁就失去了母亲,但秉承了母亲所有的好习惯,尤其是洁净。
“母亲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她把全家大小的衣服、被褥洗涤得干干净净,洗菜、洗米,不怕走远路,要到山泉的出口处……
“母亲特爱洁净,对孩子们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洁净,不许偷懒。她自己尤其认真仔细,甘于付出。一件事只要经过她的手做出来,就让人喜欢。
“母亲非常美丽,个儿也挺高,她那双修长而透着灵气的手,让你无法想象她是什么活都会干的。
“方圆山乡的阿姐、阿姆们,都跑来跟母亲学做鞋子,学绣花。
“我们家的窗帘、门帘上,都有母亲绣上的惟妙惟肖的图画。母亲还做有不规则的绣花壁挂,乍一看简单,可越看越好看。
“可怜母亲命薄,早早地离开了我们。母亲啊,您的女儿真想你啊!只要看到别人家的母亲就会强烈地想念你……
“见哥被一家大企业聘为高管,为他自豪的同时又不免替他忧心。他身体不好,本来已是满负荷了,心理更是不轻松,壮实的人都是难以承受的……
“我曾经戏言,他是一个苦命的人。生就的就是一个劳作之命,没有法子从苦累里面逃出来。我不愿意他是这样子的。
“说句自私的话,他的苦累是我和由儿的不幸。我和由儿是倚着他这棵大树乘凉的人啊,希望他这棵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永不衰老啊。
“上帝会保佑我们的愿望的,会保佑我们全家的。
“有的老人,会把幼小的孙辈接去小住,或到晚辈家里照应生活,让忙累的年轻人也清闲一下。
“我的外公就是一个特别关怀晚辈的慈祥的老人,他的爱是那样宽大,他的双手是那样能干。什么事情只要找到他,你就不用担忧了,好像他就是你头顶的一片天,他让我们沐浴着爱的恩惠,心田永不干涸。
“我们都是小树,我的外公的精心呵护,悉心养育,使每一片树叶都充满光泽。
“现在,我的生活里,善良、勤劳、慈爱、睿智的老人少啊。
“苦于没有解脱痛苦的办法,我只能在日记上和自己说说话。忧愁、苦恼、思念和压抑,成了我的心病。
“希望借助这支笔,把我的忧愁、苦恼、思念和压抑都凝固在这里,画上个句号。等待我的将是舒心的春光……
“一番番美好热烈的事业计划,被平凡的生活琐事冲荡得无影无踪。
“只会幻想,不去行动,将一事无成。我怎么走出事业的脚步?
“我不想虚度青春,我期望踏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条阳光灿灿、果实累累、充实而又欣慰的路,期望把设计变为现实……”
在这天的日记上,我们的仙子画了一幅抽象画“爬山虎”,中间一枚巨大的叶子上,有圆圆的眼睛和大大的笑口,“头”上的须子和伸在旁边的小手爪,栩栩如生,活泼可爱。
三月末,为了迎接牡丹的盛开,洛阳下雨了。
我们的娟娟仙子,在日记里这样记载,“春雨,应着牡丹的期望,和着清明的草色、柳烟,来了。
“细雨濛濛地下着,房顶上往下有潺潺的流水声。气候还有些潮湿,酷似故乡湘西。潜身思念里,我不能回去……
“清明时节,总教人平添几分美丽而感伤的怀想。虽然不得回去,我还是珍惜与清明的邂逅。
“在我的家乡湘西,清明的雨都是押了韵的,都是从锦绣心胸里滤出来的。
“清明时节的郊游踏青者,都不需打伞,不然,必会辜负了烟雨的诗意。在那诗意烟雨中行走而不打伞的人,都是雅人……”
三十一日,又是个难得的大雨天。雨天,是仙子喜欢的,她记下了自己的感想。
“恰闻春雷震天吼,疑是身处故园里。
“我来到洛阳,像今天这样又是电闪又是雷鸣的日子实在是太少太少。
“这里的人们整日为干旱发愁,农民更是揪心扯肺,盼天公下雨,能有个好收成。
“听到雷声雨声,疑在故乡。疑是故乡的雷,故乡的雨。
“在我的家乡,特别是春季,整日耳闻的,都是雷声,雨声,山民们抱怨天穹似漏,整日整夜地浇,浇得人心焦,心慌,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祈求老天开恩,不要再下了。
“家乡也有特别的春天。细细的雨,如丝如织。朦胧的水汽蒸发在山涧,如烟如云如雾。
“偶尔天一放晴,阳光普照,空气清新,人似置身仙境,飘飘轻飏。
“故乡的雨啊,让我回忆,让我向往,让我愁思无尽……
“我不喜欢骄阳似火的晴日,更不喜欢风沙弥漫的天空,独喜爱雨天。洛阳是干旱的,几乎没有雨,那就只能怀念清水坪了。
“且不说烈日的光焰照得人心热难耐,焦虑不安,倍觉压抑,光是置身于人声鼎沸的街头,就让人后退无路,置身于闷热如茏的房间,就使人头昏脑胀。
“雨天不同了,或细密的雨幕飘拂,或哗哗地猛烈浇下,人在街上,或呆在房间,至少空气中有了浸人心脾的清凉。
“雨,下着。我走到窗前,隔着窗纱往外看,朦朦胧胧,似乎什么也看不清,似乎什么都在做梦。
“雨天的晚间就更好了,银灯照壁,天滴敲窗,躺着听雨,联翩浮想。
“只是如今,疲于奔命,干旱时苦盼有雨,有雨了,期盼它来滋润我干涸的心田,却做不到,做不到……”
这年仙子的事情特别多,除了本职工作和教育论文获了多项专业奖之外,她还在继续编辑电台的两个节目,新报的第二文凭高等教育课程也不轻松,基本功考试拿到了好成绩,接送由儿,忙碌家务,不一而足。
八月二日,“人间”的母亲因病住院,仙子得知情况,第一时间赶到县里探望。
医院,仙子跑着付住院费,陪护妈妈到下午三点钟,才出去吃了点米皮。之后,买了桃子去看妹妹们。在三妹家的小楼上稍作停留,又到妈妈跟前,同妈妈聊天。
将近晚上七点,仙子才离开县城。离开时又给了妈妈钱,自己只留了回洛阳的车费。
过了一周,仙子又回去看望。已经痊愈的妈妈向儿媳抱怨说有的女儿没有照面,仙子劝慰妈妈心放宽一点,多体谅她们,莫想那么琐碎,心宽了就愉快了。
关于九都中路上家居环境的陋劣,仙子不光提醒“人间”的次数多,在日记上倾诉的次数也太多了。
“北方的气候原因,只要一天不搞卫生,桌子上、地板上就是一层细细的灰尘。总是要搞好多遍才会干净。
“我特别在意房间的角落。每次搞卫生,床底下,沙发底下,处处俱到。抹桌子、椅子、床头、床头柜,一遍又一遍,才得干净。
“每当这时候,我就想请见哥把旧窗子换一换。
“两年前就请求见哥无数遍了。我们的窗框是钢铁的,不严密。冬天风吹进来,夏天热钻进来。更严重的是,九都路是汽车的河流,每天不少于几万辆……”
“人间”终于认识到该为仙子做一做环境功课了。
于是,公元年四月份,“人间”自己动手,从室内做起。花费了几天工夫,将各个房间的电线全部进行“入墙”改造,并将房间粉刷一新。穷归穷,亮堂了。
五月中旬,安装双层玻璃窗和封阳台铁栏杆提上了日程。测量,制作,二十三日开始施工,至二十五日完毕。
做好这些事情,搞完了卫生,一家上街去吃了顿饭,以为小小的庆贺。
双层玻璃窗屏蔽了不少噪音,灰尘也较少进来了,夜间拉砖拉水泥板疯狂超载、向着楼上突突烟火的拖拉机,他们轰鸣不休地折腾似乎也稍微远了些。
“人间”感叹:仙子是宁馨清静的湘西来的啊,见哥麻木,环境质量的天壤反差,让仙子痛苦地委屈了多少个年头啊!
这年暑假后,由儿进入市实验中学读书,分班考试很争气,进了重点教学班,而且当上了班干部。
开学前,请由儿帮忙,给“人间”所主持的广告公司购置了数台电脑。
十月十七日,是仙子和“人间”的吉日,在由儿倡导下,举办烛光家宴,很简单,但有趣极了。
由儿送的礼物,是两张数码光盘贺卡,是孩子前一天夜里在电脑上制作的。
十二岁的由儿为仙子和“人间”敬酒,使他们欣慰、快乐。
这年“人间”的各项事业齐头并进,长篇《异情深处》的二十八万字缩写本在美国出版,他拥起仙子和由儿,说:“感谢我的娟娟!感谢我的由儿!”
一年一度的“要爱要久”节日到了,牡丹萌芽的神奇日子到了。
十二月十九日,“人间”为仙子买了一套裙装。
仙子这样记载:“是前不久看上的,总嫌太贵。今日买了,除了感激与温暖之情外,又新生些复杂的心绪。因为给见哥增加了经济压力。
“见哥舍不得花钱给自己买衣服,穿得非常朴素,身体又不好,病痛也是忍着。每想起这些,总是心痛与着急。
“挣钱不容易。见哥又不是商人那样赚钱的,他是在耗费自己的心血获取一点报酬。我以后不这样让他破费了。”
我们的仙子,什么时候都像个淘气而又懂事的小姑娘啊。
“人间”和由儿为仙子祝贺,由儿在一张大纸上写着“祝福”字样——
亲爱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有好多句,像阶梯诗一样排列。还有插图——一个巨大的“G”字母变体,五线谱的高音谱号。
公元年,“人间”依然在多方忙碌。
虽说辞掉了大学的教学任务,但在所管理的广告公司之外,又添了家企业的高管工作,在杂志上主持“校园风铃”专栏,另在美国《侨报》开设一个“东方文化专栏”,几乎难以着家。
仙子抱恙工作,忙累不适,寂寞无助,“人间”只知道给钱让仙子自己治疗,情况时坏时好。
到了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仙医院,“人间”伤心和悔恨自己医学知识的贫乏,以致酿成祸患。
“人间”的泪水不断地滴落在眼镜片上,发誓,一定要全心全力救治仙子。
“人间”难过,实际上遭受重大的命运打击的是仙子啊,我们的纤秀的柔弱的仙子。
仙子不让“人间”看见她的难过,怕“人间”伤心,但“人间”看到仙子泪湿的枕头,心如万箭穿刺,为多年的忽略和麻木忏悔。
可是,即使再为痛心疾首的忏悔,又有什么用呢?
令人感动的是仙子深爱的学生们。他们成群结队,多日连续不断簇拥在病床前守护他们的老师,捧来了他们从严寒的街头为他们的好老师募捐来的零钞,医生、护士和所有在场的人都禁不住热泪涌流。
医院惊讶,这位年轻女教师怎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啊?
仙子教过的多届学生相告相约,都来了,来一次又一次,怎会不多呀!
医院看望仙子。
《洛阳日报》送来了鲜艳的花篮,鼓励仙子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并把仙子这位苗家阿妹选择洛阳、热爱生活的情感故事连续登载于《洛阳日报》上,向社会介绍一个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得整个社会都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