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get不到他帅,朱一龙似乎从未在乎过‘颜值’,即便顶着一张宜古宜今的脸,但只要角色需要什么状态他便把自己调整成什么样的状态。所谓‘脸为角色服务’,便是如此。
朱一龙在《知否》里饰演的齐衡,在我眼中是最贴脸原著的,作为‘京城第一美男’,可不止单薄的相貌,他需体现涵养,需有神韵。那么,‘美’到底要如何表现呢?当我看到,‘齐衡’骑着白马款款而来时,‘美’这个词便有了具象。
君子貌,少年心,有骨有相,与国公府中锦衣玉食的少年郎不谋而合。谈吐也有风度,整个人如同皓月入怀。虽此时的颜被饱满的软组织覆盖,但也挡不住他骨相的优势。仔细看他的骨骼线条十分干脆:颧突锋利,下巴方正。
侧颜更是骨节分明:鼻骨坚挺立体,同时拥有鲜明的鼻额角,鼻尖微微悬垂,流畅优美。而更让人深刻的是,清冷的底盘配上了一汪桃花眼,眼神温吞而游移,无情尚带三分意,有意更含七分情。即便是饰演这样爱而不得的角色,也不会过于悲情,反而是浅尝辄止的伤感,心有戚戚,却又带点释然。
总的来说,朱一龙的颜值基础很妙,浓颜的五官,萧索的骨相,清寡的气质,将异域气息与中式的古典感杂糅的恰好。客观来讲,如此具有‘稀缺性’颜值风格,完全是偶像剧的香饽饽。但他却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线。自《知否》以后,朱一龙鲜少以古偶形象出现在荧屏之中。
年的《叛逆者》,仅凭几张截图就将朱一龙‘黑’上热搜,理由是‘太瘦了’。但殊不知,作为民国谍战剧,人物是需要‘饥饿感’的,沧桑与萧索才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物应有的底色。而在年剧中的朱一龙还是这样的。包括朱一龙爆火的一年,有人嘲笑他:30岁才红太老,嘲笑他笑起来眼纹太深。
但他接受采访时却说:这才是一个演员应有的态度。
其实对于‘演员为角色服务’,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无奈的是,很多艺人顶着‘演员’的名头,却时刻将‘美貌’放在第一位。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对错,但我们知道一点:态度决定宽度。
所以,无论朱一龙的颜值表现如何,我们都会相信他的角色:
他既可以是身着素锦青袍,乱人心曲的温润公子,举手投足间尽是矜贵与风雅,纯粹至极;也可以是深入市井的小人物,有着最朴素的正义,也有被掩藏起来,不轻易见人的柔软。这是一个‘颜值’即‘流量’的时代。而如今34岁的朱一龙,眼神依旧清澈见底,不见戾气。显然,他从一开始便没打算走一条常规的流量路线。
所以,他总比别人红的慢一点。但我反而觉得,一个好演员能‘藏得住’或许是一件好事。所以,红的慢一点,走的稳一点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信朱一龙一定能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