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
最近,一位抗疫一线“90后”护士的话,在社交媒体被大量转发。情真意切的话语背后,是以“90后”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成为这场阻击战的生力军。
医院95后男护士许汉兵坚持不懈奋战在抗肺炎一线,并在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下“精忠报国”。他说:“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
疫情爆发到现在,武汉医院肿瘤科的95后女护士李慧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她说:“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一个个执着的坚守,一句句青春的道白,让我们读懂了医者仁心,看到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奋斗与担当,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吴浣宇《等·春天》
召必回,战必胜!4天3夜骑行近公里
年出生的甘如意,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室的医生。疫情暴发后,正在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老家休年假的甘如意,说服父母坚决回武汉上班。此时武汉已经封城。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独自一人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前往武汉。从农村到县城,从荆州大桥到市区,再从市区到武汉,甘如意用了4天3夜,辗转近公里,历经困难危险最终平安到达武汉。甘如意办理的自行车临时通行证潜江高速交警遇到被淋湿的甘如意
每天洗手多次……
今年25岁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初出茅庐的他,每天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检查病人等工作之前坚持洗手,平均每天洗手多次。因为洗手过勤,手套戴着不透气,他的手都洗脱了皮,长满了裂口,奇痒无比。他却总笑着说:“没事!汉子糙一点不怕!”而就是他这样一双粗糙的手,却拯救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章聪长满了裂口的双手
摔伤了,爬起来继续战斗……
医院ICU病房连续工作12个小时后,年仅22岁的护士张美玲晕倒了。CT诊断显示,左侧上颌骨骨突及左侧鼻骨骨折。医生建议张美玲休息,同时警示在两周内做手术。“如果不能及时做手术,骨折处会畸形愈合,以后会影响鼻子美观和正常呼吸。”然而,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的患者,工作强度高,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她退下来了,同事们就要分担更多的工作,也会更辛苦。所以她选择继续战斗在抗疫一线。张美玲左侧上颌骨骨突及左侧鼻骨骨折
这段日子,进入ICU要带口罩和护目镜,张美玲每次都只能强忍着疼痛,尽量把口罩拉高,避开伤处。“如果能挽回生命,我这点付出不算什么”
1月24日,医院95后护士贾娜工作期间不幸感染,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4日宣告痊愈。近日,再度投入到急诊抢救工作中的贾娜,得知呼吁治愈患者捐献血浆的消息后,便联系预约捐献血浆。2月19日上午9点半,贾娜登记成为一名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血浆捐献者,成功捐献毫升血浆。“如果能挽回生命,我这点付出不算什么。何况,我本身就是一名护士。”贾娜说。贾娜捐献血浆
“并肩作战是专属我们的浪漫”
“你要保护好自己,为了病人,也为了我们。”这是李英祥发给丈夫张宏哲的一条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