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道馆(5)
拳击初体验——我终于开始实战了!!!
本周的周总写得时间比较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没有休息好。应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个晚上,自己居然梦到了在练习“抖劲”,结果睡在床上突然就这么一抖,把自己给“抖”醒了,后面就睡不大着了。
还有一个晚上,我又梦见对手向我出直拳,我后手赶紧去防守。结果我猛地抬起手来,自己把自己惊醒,才意识到这是在梦里。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我都怀疑,“逝去的武林”又回来了,一代宗师就此诞生!
第二个原因是,本周感觉要跟大家分享的事情,实在是比较多。而且本周周总里,我也会链接几篇武道馆学生写的文章,需要我进行一些挑选,也花了一些时间。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智慧不够。要是像山长一样,写文章信手拈来,就不存在我上面说的那些借口了。
1零食节—男生组初次邂逅,看这炸鸡酥香美味、引人犯罪上一篇的零食节写了女生,这周得要写写男生了。男生的零食节是吃炸鸡,要知道这个鸡长什么样子,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图片,一只可能有差不多1斤吧。我在零食节进行的第二天,满怀同情的看着这帮痛不欲生的男同学,说了两个字“加油”。其实,我说这句话,不是简单鼓励他们,我是在描绘一个事实(有男生在第一天晚上跟我说,叔叔,那个炸鸡吃到后面,就像是在“吃油”一样)。这次吃鸡活动,标配是一人一餐最少2只鸡,有人为了零食节效果更好,还特意多吃一只。我是谁?我在哪?最终,8个男生,吃了只鸡!这次的“鸡冠”(吃鸡冠军,简称“鸡冠”)是郭旗(他也是这次国际今日举办的第一届半马比赛的冠军,成绩是1小时30分钟,被誉为“风一样的少年”)。这次三天的零食节,他吃了多少只鸡呢——15只!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15只!平均一天5只!这个数字已经超出我的想象力了,我不知道他的肚子里是怎么塞进去的。我只是看到他那几天训练的时候,就像是一个醉汉一样,眼神迷离,还有点走路不稳,如果外人进来武道馆,还以为他在练醉拳。社会上能够三天吃15只鸡的,我相信肯定也有,但是吃完鸡后,还能写出高水平的吃鸡总结的人,就比较少了。下面这篇链接,请大家欣赏一下郭同学的吃鸡感悟吧。同时,也看看我们武道馆明骐老师的零食节感悟。看完这两篇以后,我们会更加清楚,到底什么是我们身体需要的,什么是身体不需要的。2我的实战经过三周的体能训练,明骐老师终于允许我在第四周进行对练了。武道馆每天安排的对练,不仅是对技术真实性的检验,还是让挨打成为一种习惯。这种对练肯定不是两个人在一起比划动作,而是一方模拟真实对战下的速度、力量、节奏,另一方进行专门的技术动作练习。所以在练习中挨到重拳、磕到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武道馆同学们自己对这种训练模式有一种特殊的态度:有一次聊天,同学们提到,感觉我讲话很有亲和力,一点都不像是训人训惯了的大老板。我开玩笑:“和大家搞好关系,之后要有对打训练的时候,大家要手下留情啊”。他们笑,知道我这么说不是认真的,但还是告诉我,“其实我们这边,真正关系好的标志就是训练的时候出更快更重的拳,因为这才是真正帮助对方技术提升的方式”。安排和我对练的第一个人是亦蓉,亦蓉这个小姑娘,就是我第一周总结的时候,那个在去餐厅路上还在练习开合跳的那位。我对她的印象还蛮好的。平常她都是一位很安静的人,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第一就是读书,她看起书来,那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去饮水机那里接水,都不舍得放下手上的书。除了练功,不管去哪里都会带本书在身上。我戏称她为“书虫”。第二个画面就是她训练的时候非常刻苦,甩战绳有粗和细之分,她每次都是选择粗的那条。然后膝盖受伤,碰得乌青,也是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坚持训练。第三个画面,就是在每次活动中,她都是默默在付出的人,比如实战的时候,她负责在旁边给大家摄影记录;当有人受伤流血了,她是第一个上前拿纸巾和拿药的人;团队零食节,她又是留下来给大家拍照记录的那个人。虽然我对她印象好,但是就像前面说的,这一点都不妨碍她跟我对练的时候,放开手脚来虐我。亦蓉相对于我来说是有身高,臂展优势的,劣势就是她力量没有我大,关键她还是一个近视眼,不带眼镜的话,我估计她也不好打。所以对练的时候,我刚开始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没想到,在我还没有回过神来,脸上就被挨了一拳,打得我出鼻涕了。我忍不住问她“你不是近视眼吗?怎么打人那么狠的”。亦蓉笑着说“叔叔,我在场上看人还是看得清的”。那一拳也让我深深理解了:对练比平常的训练要真实多了,我自己经过三个星期的训练,还以为我的身体协调性提升了很多,对着玻璃去看,自己还蛮得意的,觉得大家能够做出的动作,我也模仿得挺像的嘛。实际对练起来,又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周一,周二对练,我有点完全找不到北,身体会不自主的后仰,可能是挨打多了的自然反应。当然,这也不影响我在周三实战的时候,跟明骐老师申请自己也要参加。这点我还是挺佩服自己的,不管输赢,上了场再说。无非就是挨打嘛,反正小时候也被打多了。记得我第一次打实战也是在恒大,那是年的财富课,跟我对打的那个学生应当只有十五六岁左右吧。当时我上了场,双手虽然挥得很猛,但是基本没有打到对方。下场以后,旁边一个财富课同学跟我开玩笑说,打得挺好的,只要你把拳头还挥得再快一点,挥出一阵风来,就可以把对方吹感冒,你就好打了——我晕!时隔三年多,再一次站在恒大这里打实战,我自我评价还是有进步的,现在有出拳的样子,不至于乱挥。毕竟,在这里3周多看的实战,比我过去30多年看的实战还要多。看得多了,心态上会更加熟悉。这次虽然跟我打的都是小班的孩子们,但是自己的水平依然还是很低,如果完全按照技术来打的话,我只有被挨打的份。后来,被打多了,我就只能用自己的本能来回击,毕竟我的力量还是比较大,气势也比较猛。有句话叫做,乱拳打死老师傅,虽然对方练了一年多,但是也挨了我不少拳头。事后总结我的问题:1,我这种打法,比跟自己弱小的打还差不多,如果碰到身体素质差不多,或者更强的技术型对手,那就只有被挨打的份了;2,自己的防守太烂了,很多时候没有注意防住中线,给了对方很多机会进攻。而且太极打法是身体带着手动,而我这点完全没有做好,都是手在那里动。3,还有一点,就是我的心态上,还不够勇猛。这点要像女同学学习。她们真的非常猛,哪怕明明比男对手身材,力量都不占优势。但是她们一上场,就是一副要拿下这场比赛的态度拼命在打。这一周的对练和实战,虽然自己的问题很多。但是我相信,随着自己不断总结,不断训练,后面肯定可以一步步提高的。我这次在武道馆的目标是打十人组手战。我想,先不说我要轮流打倒十个人,先要做到十个人轮流上场都打不倒我,这也是一个胜利!
朝着目标奋进的我
3出外医病的收获上周的总结里讲到女生组的茜婷在实战中被撞断了鼻子。我作为武道馆年纪最长的学生,同时也是自定义为校内爸爸,帮助茜婷解决这个问题我责无旁贷。医院了解到,这个问题都是要做手术的,花费不菲不说,而且还很痛苦。后来在昆明找的一家正骨的医馆,水平似乎也不大高,给出的方案(用雪糕棒夹着鼻梁),让我们也心上心下的。最后我女儿同学的爸爸徐老师(他也是国际今日校区的校外爸爸,为人非常付出)介绍我们去玉溪,说有一个很厉害的正骨专家,于是在上周日,我就带着茜婷奔赴玉溪,那个医生才花了一分钟不到就将断掉的鼻子接好了。可惜茜婷自己训练太拼,后面又碰了一下鼻子(真不听话)。于是我就准备周五带着她再次去玉溪。这次去玉溪加上我总共去了七个人,由于平常武道馆的孩子们都将精力集中在练武上,很多孩子身上都积压了一些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毛病。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我就带上他们一起去了。这次玉溪之行,收获还是非常大的。第一个收获是关于明洁的。明洁(刘颖)虽然是我好朋友刘方贵的大女儿,但是我对她了解的其实不多的。只知道她非常优秀,是山长的武弟子,平台上首位16岁女生百人组手战守擂成功者。这次在路上,我对明洁特意进行了一个“专访”,让我了解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关于这一部分,由于篇幅太长,我另外起一篇文章专门介绍。第二个收获,是从一个侧面再次了解到了体制教育的一些现状和坚定了自己走新教育的决心。本周我们也去了徐爸爸介绍的另外一家以针灸专长的医馆。到了她的医馆,刚好看到她带她读初中的女儿在门口等滴滴去课外辅导班学习。于是我提出帮她送一下女儿,也是举手之劳。一路上,跟她女儿聊的蛮有感触的,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她女儿说,每次到她妈这里来治疗的我们新教育平台的孩子,都是超热爱学习。要不就是带本书,要不就是在听mp3英语。这在她们学校几乎是很少很少见的。第二,我们的孩子很有教养,每次到了她们那里,都很有礼貌,没有允许,绝对不会乱动东西。而她那些体制同学只要看到她们桌上有零食,只要一下子不注意,等下就只会见到一个空盒子留在桌子上。第三,她说她们班级39个同学,不谈恋爱的同学一只手都数的出来,甚至有隔壁班的女同学还怀孕了。我听了这第三点,脑袋都有点懵了,是我的年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吗,这还是一个市级中学呢。新教育在孩子的信念系统引导和价值观打造上面,是非常非常重视的,会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心理行为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面的信念系统,做一个目标型的人,为自己理想去全力以赴拼搏。虽然在新教育的孩子们,有些因为自己家庭之前一些错误引导,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但是就如我们突破班的一名家长说的,只要我们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就是幸福的!第三个收获,就是想给大家介绍一名中医世家——杨医生。在介绍之前,我还是有必要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给这个医生打广告,事实上他并不需要广告。而且这个看病是讲因缘的,就算再厉害的医生,也不可能医治天下所有的病人。我之所以想介绍是因为,这个医生他的医术和医德征服了我及同去的那些武道馆孩子们,让我内心升起了一个心愿,就是要写点文字介绍他。杨医师就是我前面说的,他才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将茜婷骨折的鼻子复位了的那位医生。他掌握的医术已经传了七代,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在过去杨医生那里之前,其实我对他也是早有耳闻的,因为我女儿同学婉清在上个学期运动的时候发生了骨折,医院判断粉碎性骨折,受伤部位全部断裂,需要立即手术。因为婉清妈妈之前就认识杨医生,所以就先让女儿到杨医生那里试一试,结果杨医生真的将孩子的问题很好解决了,我这次见到婉清,我还特意问她,你的手好了吗?她说完全好了。而且杨医生治疗收费才95元,是的,你没有看错。不是,不是,就是95元!这么严重的骨折,在医院手术的话,少则也得一两万吧。而且据婉清妈妈的介绍,杨医生真的是仁心仁术。对残疾人、困难户都不收费。对于普通的病人只要不用中草药,只是用手法治疗也不收费。他每年还会资助同村的困难户和上学困难的家庭。他经常和我们说,他根本就没有下班一说,只要一有病人他就得上岗,即使是节假日和夜里。有时半夜也会有病人过来,他说作为医生要体会到病人之痛,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半夜来敲门就诊。对于现在的年轻医生,他也只能一声叹息,年轻医生已经体会不到病人之痛。这次去玉溪见到杨医生本人,感触就更深了。首先杨医生非常精神,眼睛炯炯有神。同时他也非常朴实,就像是一位农村里的老大爷,丝毫没有所谓的架子。他的医馆甚至都没有招牌,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如果不是徐爸爸带路,就算给了我导航地址,估计我也找不到。如果真要论招牌,只有屋内挂着一幅病人送的匾牌上那四个字“医者仁心”。然后,他的医馆人流量特别大,我总共去了两次,每次都是人来人往,送走了一批又来下一批。其中还有一批人是开车从七百里外的昭通专门跑过来治病的,治了十几分钟,又十分感激的走了。还有一个人似乎是被砸了脚,被另一个人搀着,就那样一蹦一拐的单脚跳着赶过来治病。这短短1个小时,恐怕就有十来个人来了又走。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杨医生的医术,第一次他给茜婷鼻子复位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检查,结果一分钟不到,他说“可以了!”,这次我们同去了几位同学,各种毛病,有大拇指被戳到的,有脊椎有点歪的,有脚上有旧伤的,各种问题,几乎都是“手到病除”。除了少数人要包草药,需要一段时间调理恢复。最后,关于杨医生的医德,这次我们也是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他两次给茜婷鼻子复位,分文不取。后面在给佳彦治病的时候,医生说她需要一种药,然后二话不说就让佳彦坐上他的摩托车带着她去拿药,而且后面佳彦问多少钱的时候,他看到是学生,就说几元钱,不值一提。在他心中,就是想着如何最快速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医生与患者之间没有任何身份高低之分(本来也不应当有,医院里,却看不到这幅场景)。最后我们结账的时候,由于他见到我们给他带了点礼物,比如水果,茶叶,就说算了,算了,不收费。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才肯收下费用。在我们开车准备返程时,杨医生还亲自送我们出来(我去了两次,每次杨医生都是亲自送客的。我见到他很热心的对待每一个人,并不是只对我们的“偏爱”),一番“慢走”、“不谢不谢”之后,我们才带着满心喜悦和震撼离开此地。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天下所有的病患都能够遇到杨医生这样仁心仁术的医生!与杨医生的合影4太阳日总结在分享我下面的太阳日感触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进行背景交代。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一辈子滴酒不沾,甚至听闻酒就恶心。原因是他儿时的一段经历: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他经常看到父亲喝酒的样子,到青春期时他觉得父亲喝酒的样子很潇洒,很男人,他也想体验一下喝酒的快乐。便请求母亲允许他喝一瓶,母亲很有智慧,告诉他:“那好,但是你要像父亲一样,就要像父亲一样一次喝一打”。罗宾很高兴的应允,结果母亲真的买来了一打。他喝下第一瓶就发现难喝极了,硬着头皮喝完了,喝完就表示不想喝了,但是母亲告诉他必须履行承诺。他便又喝下了几瓶,最后吐得一塌糊涂。至此对喝酒留下了很深的痛苦链接,才有了后面的终身滴酒不沾。这个母亲非常的有智慧:喝酒必然是伤身的事情。但她如果为了保护孩子而禁止孩子喝酒,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个孩子未来一生大概率还会喝很多次。但如果让他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充分体验一次,反而就彻底杜绝了。这也是神经链调整术的应用。而在三语高中开展的这个喝酒活动,也就是基于以上的这个原理。太阳日的开始,山长就笑眯眯的问三语高中的男生班,谁来谈谈喝酒的感受啊。一个男生站到摄像头前说,山长,我觉得喝酒有点头晕,然后有些莫名的兴奋。山长笑着点点头,跟男生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男生和女生喝酒分开了吧。一是为了维护你们男生的形象,二是为了免得女生被打扰了。接着山长举了一个案例,他们同学聚会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还是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结果酒喝多了,就乱性,扑向一个高中女同学,吓得那个女同学以后再也不敢参加同学聚会,而那个男同学也是形象严重受损。当然,山长以后也再也没有跟那个男同学来往了,因为有些人看起来是因为喝了酒才乱性的,其实真实原因则是因为喝酒之后自己的本性暴露了而已。因为一个平常真正理性,而且自律的人,就算喝了酒,也是会非常克制的。山长讲到自己一次醉酒的经历,其实别人都不知道他喝醉了,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样子还是比较理性的,只是话少了,行为迟缓了,但是没有乱来。关于喝酒方面。我自己虽然已经10年不喝酒了。但是在10年前,喝酒也是很猛的。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有些酒是被逼着喝的,比如刚创业的时候,跟政府人员,跟供应商,跟客户。但是有些酒,也是自己自讨苦吃,为了放纵自己而去喝的,比如跟朋友去酒吧,跟之前的老板去KTV等。那个时候以为喝酒能提升自己的魅力,显得有男子气概,有面子,然后喝酒了以后醉醺醺的,就可以胡言乱语,好像很潇洒一样。其实这些都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实际喝酒是非常伤身,非常浪费时间,非常影响形象,而且非常耽误事情的一种行为。我以前喝醉一次酒,要两三天才能缓过劲来。这10年,因为自己皈依持戒,再也不碰酒了。也因为不能喝酒,所以就自动不去喝酒的场所,比如KTV,夜总会,酒吧等。老实说,这10年,我的生活清净了很多。第一,有了很多时间可以学习,陪家人。第二,我不用担心有什么酒精肝,担心自己喝酒吐血住院等(我曾经就有朋友喝酒喝死过)。第三,我也不用担心喝酒后闹事,惹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牢狱之灾,杀身之祸(我老家的一个邻居就是喝酒后打架,赔了别人20万;另外一个邻居喝酒后袭警,判刑1年)。第四,我也不用担心自己因为在那种喝酒的场所被别人算计,或者设圈套。事业做得越大,钱越多,盯着自己的人也会越多。如果自己还继续喝酒,轻则被别人谋财,重则被别人破坏婚姻,重则被别人害命。这样的事情生活中不是没有。总之,我现在真的是太感恩10年前做出的那个决定,那就是从此滴酒不沾!有人可能会说,那你也可以像山长那样喝一点酒,也没有关系啊。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老板招聘司机,来了3个人。老板出了一道题目,说,我考考你们,在悬崖边放着一袋金子,看你们谁能将车子开到离悬崖最近的地方,然后下车去拿金子。第一个说,3米。第二人说1米。第三个应聘者说,我没有那个本事,我不要这袋金子。最后第三个人就得到了这个司机的职位。我想说的是,我就是把自己当成了那第三个司机。我承认我自己自控力不行,喝酒技艺不高。我把握不了那个分寸,我没有那个本事去做到刚刚好。所以,不管什么情况,我就是不喝。山长在课堂上说的,这个社会上,别人是希望看你出笑话,看你出丑的。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自己要不就具备超强的自制力,要不就低头认怂。我不属于前者,但是我甘于做后者。我记得,几年前在江西。因为我们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之一,第一次饭局上,我左边坐一个书记,右边坐一个县长。他们都在劝我喝酒,但是我那次非常坚定又委婉的拒绝了他们,说我喝不了酒,医院,医生说会有生命危险。当时,我的想法是,哪怕这个生意我不做了,这次投资因为这个事情而失败了,我也不喝这个酒。事实上,当我坚定了自己的态度后,对方也非常理解和尊重我了。关键是下面那些局长啊,乡长,镇长之类的,他们看你是真的不喝酒,而不是只跟书记喝,不跟他们喝,他们也不会再勉强你了。关键,我的企业在当地,后面成为纳税大户,成为标杆企业,为当地的就业,税收,形象做了很大贡献。当你有实力以后,自然更加不用喝酒来维持所谓的关系了。山长被别人评价的一句话:这个人不太好玩,但是这个人有本事。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引人入胜的山长太阳日课程本周周总就进行到此了。希望大家看了后,有所收获!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清一武道馆的相关资讯,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清一武道馆的知乎主页。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