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检察工作8年,从一名青涩毛头小子成长为莆田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的中流砥柱,郑永海用精湛的法医技能、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属于自己的“水手精神”。
不惧风云变幻他勇往直前
“周末、节假日常常能看到他加班的身影。监所发生伤亡事件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检验。”在莆田市检察院检委会专委蔡剑风眼里,郑永海是个尽职尽责的好青年。
年8月,在押人员陈某忠在莆田某看守所突然死亡,陈某忠家属认为陈某忠身强体壮,肯定是在看守所内被谋害致死,强烈不服公安机关的死因解释,声明只相信检察机关法医的鉴定,并纠结了一批人到看守所“讨公道”。
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风险,郑永海第一时间前往看守所,医院相关检查资料及死者尸体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验分析,厘清了陈某忠的死亡原因是: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死亡。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郑永海以专业的知识理论向死者家属进行了详细、耐心的分析与解释,获得了死者家属的认可,避免了舆情的发生,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不畏风起浪涌他驶向公平
“这是我热爱的岗位,纵然忙,也忙得充实,忙得有意义。”郑永海说。
今年3月,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的嫌疑人方某某向县区检察院提出申诉。该案件中受害人被方某某殴打造成胸部损伤,经多次CT检查发现存在多处肋骨骨折。公安机关法医评定受害人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但嫌疑人方某某发现了一份被害人被殴打后当天所拍的胸部检查影像,该影像中并未存在肋骨骨折。嫌疑人方某某认为公安机关故意不采用该份影像学检查有包庇被害人、执法不公的嫌疑。
此时,办案人想到了郑永海,委托郑永海做法医学技术性证据审查。郑永海立即加班加点,审查完全部材料。医院调阅影像资料,组织影像学专家一起阅片。经认真研究后得出结论:该份被遗漏的影像学检查存在肋骨皱褶,证明肋骨受到了损伤,与之后骨痂形成的影像学检查进行共同验证,可认定为肋骨骨折。
郑永海对该份伤情鉴定做出了补充证据以及确保质效的文证审查意见,建议经办民警补充证据,并亲自向嫌疑人方某某进行了答疑解惑。
不怕前路坎坷他追寻真相
郑永海说,每一个检验细节都会影响伤情鉴定结论,而每一个伤情鉴定结论将直接左右嫌疑人的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对案件认真负责,就是对正义的守护。
年10月,因邻里纠纷林某与李某互殴,造成林某双侧鼻骨骨折,公安机关法医初步判断认为林某损伤可构成轻伤二级。李某不服,认为自己没有打到林某的鼻部,林某的鼻骨骨折与他无关,并向检察院申诉求助。
郑永海审阅检查材料后,发现林某CT片上的鼻骨骨折有陈旧性骨折的可能性,医院请影像学专家一起阅片研究。专家支持他的观点,但认为仅是怀疑陈旧性,没有充分的影像学依据证明是陈旧性骨折。随后,医院进行查证,医院发现案发一年前林某做的鼻部CT片,与本次案件所拍CT片进行对比,鼻部解剖结构相似,存在鼻骨骨折且骨折形态、部位一致,由此认定林某鼻骨骨折与本次案件损伤无关。郑永海及时联系公安法医进行探讨并得到认可,最后公安机关法医作出林某损伤为轻微伤的鉴定结论,避免了一起错误鉴定的发生。
这就是郑永海,有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水手精神”。
从检8年来,郑永海共审查法医鉴定书件,纠正件,审查保外就医疾病材料件,纠正不符合保外就医案件69件。因为工作突出,表现绩优,郑永海也先后多次获得莆田市检察院年度优秀称号、莆田市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年6月29日郑永海因法医办案量突出,办案量荣列全国前5名,获最高检技术信息研究中心邀请参加年全国检察技术办案经验交流专题座谈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