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出席发布仪式的身边好人步入会场。来源:陕西文明网
4月26日上午,年3—4月《陕西好人榜》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商洛市山阳县举行。
揭晓年3-4月《陕西好人榜》榜单。来源:陕西文明网
陕西省委文明办主任鲍贻勇,商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生龙,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共同为我们揭晓年3—4月《陕西好人榜》,我市3人荣登本次榜单。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好人刘丹、孝老爱亲好人张俊英和自强励志好人唐记录。
好人事迹
刘丹,女,年10月出生,陕医院护士。
12月13日18时30分左右,刘丹下班后和女儿走到洋县文明东路一家服装店门前时,发现路边有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12月13日晚上18时30分左右,医院女护士刘丹下班后带孩子上街,走到洋县文明东路海澜之家服装店门前时,发现前面街道边有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老人已经昏迷,上半身衣服上全是血,血还从鼻梁、鼻孔、口角不断往外流。”刘丹迅速上前,本想扶起他,可走近一看,吓了一跳。她就将3岁的孩子寄放到海澜之家服装店里,并叫上店员迅速出门救人。
“如果当时不及时止血,老人可能会出血性休克。”身为护士的刘丹,毫不犹豫地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包纸巾,压在老人鼻梁上,同时打通了急救电话。
“出血量太大,纸巾用完了还没止住。幸好服装店两名店员拿来的一包纸派上了大用场,她们还端过来一杯热水。”刘丹说。初步止住血,刘丹赶紧喂水给老人喝,老人依然没反应。
“当时我判断老人可能是低血糖昏迷,就让服装店店员往热水里加些糖,并找来一个吸管。”刘丹说,老人喝了少量水后,慢慢有了意识,她们就将老人翻过身放平。随后,她在老人口袋里找到一部手机,但因手机有指纹解锁,迟迟打不开。就在这时,老人家人打来电话,刘丹赶紧接住电话,告知了老人的危急情况和事发地点。
“几分钟后,老人家人和急救车几乎同时赶到现场。我和周围的热心群众一起协助医生和老人家人将老人送上急救车,就带着孩子回家了。”刘丹说。
刘丹迅速上前,本想扶起他,可走近一看,吓了一跳。刘丹回忆说:“当时老人已经昏迷,上半身衣服上全是血,血还从鼻梁、鼻孔、口角不断往外流。如果不及时止血,老人可能会出血性休克。”她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包纸巾,压在老人鼻梁上,同时打通了急救电话。
“当时,我判断老人可能是低血糖昏迷,就让服装店店员往热水里加些糖,并找来一个吸管。”刘丹说,老人喝了少量水后,慢慢有了意识,她们将老人翻过身放平,在老人口袋里找到一部手机。这时,老人的家人打来电话,刘丹赶紧接住电话,告知家人老人的危急情况和事发地点。
几分钟后,老人的家人和急救车几乎同时赶到现场。刘丹和周围的热心群众一起协助医生和老人家人将老人送上急救车。随后,她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她这一走,急坏了老人和他的儿子白鑫。白鑫说:“我父亲患慢性病已有多年,经常会因低血糖晕倒。这次摔得最严重,鼻骨都骨折了,我见到父亲的时候都吓蒙了。医生说,如果当时没及时止血抢救,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一家发动了网络的力量,一心想找到刘丹当面表示感谢,老人更是将刘丹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
白鑫说:“她救了我父亲一命,让我们还能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们无论如何也得见她一面,当面表达感谢。”她却说:“我是护士,救人是我应该做的。如果连我都犹豫不决、不上前扶人,不了解急救常识的人就更不敢去扶了。”
就这样,“寻找白衣女士”的消息在洋县当地各大 张俊英,女,年6月出生,汉中市南郑区胡家营镇永灯村村民。年3月,丈夫陈华寿因在外出务工时,小煤窑不幸发生坍塌,被埋其中。医院一遍又一遍下达病危通知书,张俊英四处筹钱,请求医生一定要保住丈夫的生命,丈夫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23年来,倔强的她操持家务、抚养儿子、照顾老人,善良的她不离不弃、坚守爱情,用坚韧、质朴和乐观的爱让丈夫重燃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如今丈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除了用导尿管导尿、常吃药外,身体基本没有其他疾病,平时也能够坐轮椅照料家里小超市的生意,重新点燃了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在南郑县胡家营镇永灯村八组有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提起她,大家都连连称赞,她就是49岁的张俊英。面对厄运接二连三的打击,她选择与亲人风雨同舟,共同坚守自己的幸福,用自己的坚强坚韧、质朴大爱,为家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清贫不失温馨的三口之家突遭变故
当初,张俊英同许多农家女一样,也是小学毕业后便随老实忠厚的父母下地干农活,照顾弟妹,到了法定婚龄,结婚生子。陈华寿是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农家子弟。在她眼里,丈夫是个孝子。从小失去母亲,他的父亲一个人拉扯几个子女,养育其长大成人。优良的家风,也使他继承了父亲勤劳淳朴、宽厚待人、孝老爱亲、厚道本分的品质。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次年,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为这个清贫的家庭平添了一份幸福。几年后,凭着艰苦奋斗能吃苦的精神,夫妻俩告别了原来的土坯房,盖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
正当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将生活过得更加红火时,命运的轨迹却急转直下。年3月,初次外出务工的陈华寿,在一次正常作业中,小煤窑不幸发生坍塌,他也被埋其中。当医院时,丈夫血肉模糊、不醒人事,医院一遍又一遍的下达病危通知书,提醒她为丈夫准备后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懊悔、彷徨过,但她始终坚信,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为了夫妻俩曾许下的“不离不弃终生守望”的承诺,她坚持让医生救治,钱不够,就四处想办法借,受了不少拒绝和白眼。为了将每一分钱都花在丈夫的治疗上,医院舍不得吃,每天靠馒头白开水充饥,医生也被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所感动。
毅然选择对丈夫不离不弃
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丈夫的命终于保住了,但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面对这种情形,一些心疼她的亲友都劝她说:“陈华寿现在这样的状况,不死也会把整个家拖垮。你现在还年轻,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可得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想想。”但倔强的张俊英却毅然选择了对丈夫不离不弃,“我嫁给他的时候好好的,不能因为他发生意外就离他而去。只要他活一天,我就要照顾他一天。”这是她的回答,也是对他的承诺。
余后的日子,张俊英每天都要帮助瘫痪在床的丈夫穿衣服、洗脸、梳头发、刮胡须,还要帮他端屎倒尿、洗澡等等。伺候丈夫之余,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公,一时间,她变得无所不能。面对残破的家,她披星戴月,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利用一切时间干农活,维持家中生计。农闲时,除了到处找老中医给丈夫治疗外,她还想方设法打零工,用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供儿子上学。除了身体,她对丈夫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无微不至地关怀着。陪他聊天,给他做思想工作,开导缓解他的心里压力,一年多下来,丈夫的身体状况有了大的改观,自信心也逐渐恢复了不少。这都离不开张俊英几百个日日夜夜辛勤的付出。
风雨同舟全家共同坚守
年,在慢慢地调理恢复中,丈夫的病情终于得到稳定,可以坐轮椅自行活动。为增加家庭收入,也为给丈夫找个事做,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在亲友的帮助下,她利用自家住房的便利,开起了小百货商店。忙完农活之余,她负责进货,而丈夫依靠轮椅给顾客取货、收银等,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商店面积不大,商品种类也不多,营业收入相当微薄,但总算能够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也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让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人。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丈夫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除了用导尿管导尿、常吃药外,身体基本没有其他疾病,平时能够坐轮椅照料小超市的生意。儿子初中毕业后,到汉中学习修车,靠技术挣钱养家,也娶了一个像妈妈一样善良勤劳的媳妇,去年还为这个历经坎坷的家添了一个孩子,日子一天天红火了起来。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张俊英留下了泪水,是心酸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她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农村妇女,用坚强和执着,挽救了一个人,成就了一个家。她赢得了邻里的称赞,获得了乡亲的好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段人间佳话。
唐记录,男,年4月生,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村民。年,一场车祸夺走了他19岁儿子的生命,不久后,妻子又患乳腺癌。面对儿子遭遇车祸离世、妻子身患癌症的沉重打击下,他没有一蹶不振向命运低头,而是用一个坚强男人的脊梁,背着妻子四处求医,肩负起照顾老母亲和女儿的重任。为了给妻子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能卖的都卖了,最后只剩下半袋子玉米。所幸,妻子的手术成功了。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自食其力,用信用贷款发展养牛,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重新点燃了一家人美好生活的曙光。年,他先后被市县评为自强励志“道德模范”。
唐记录是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2岁。老唐家住在海拔米叫老庄沟的山坳里,走出这片大巴山去外面挣钱改善家庭面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年,他刚满23岁的时候,就带着妻子和母亲外出到河北廊坊一钢厂打工,并相继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年,回到老庄沟的唐记录还新修了三间砖房,一家5口的生活平淡而幸福。但老天爷仿佛和这个家庭过不去一样,给了他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打击,年春节,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美好中时,他19岁的儿子却遭遇车祸不幸离世,至今案件没能侦破,丧子的剧痛,让这个原本美好的家庭一夜崩塌。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命运再一次跟唐记录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年5月,妻子因气淤心结,身体不适,又查出了中晚期乳腺癌,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让这个医院门口。治!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治!唐记录没有放弃,而是用他并不厚实的脊背,背着妻子上西安、下汉中,检查、做手术、化疗,7个月的时间,花完了多年打工积蓄的18万元,以及卖掉了圈里的小猪后,妻子出院了,这时的他已是家徒四壁,屋里仅剩的一口袋苞谷就是全家4口人全部的口粮。4年过去了,如今他的妻子每天都是用药物在顽强的对抗着病魔。唐记录说,“花钱不要紧,只要能每天都陪着她和家人就行了”。可能唐记录的爱情比不上现在年轻人的轰轰烈烈,但他晓得,陪伴,就是最深沉的爱!
年唐记录妻子看病治疗后,家里已经是揭不开锅了,上有7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7岁的小女儿,妻子每天吃药还要花40块钱左右,咋办呀?每天晚上想到这些,他的胸口就像有一块巨石,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有那么一刻,他的脑海里还闪过轻生的念头,但等他清醒过来后,咬咬牙告诉自己,挣钱的路千万条,我不信我唐记录养不活我的家人,一辈子翻不了身!
那干啥好呢?唐记录考虑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他要照顾老人、妻子,要接送女儿上学,出去打工是不可能了;种地吧,家里就几亩坡地,每年只能种1茬苞谷,也没啥效益;他就四处了解养猪、养牛的行情,考虑到猪肉市场不稳定,养牛的风险小,于是,他就打定了主意:养牛!
没钱咋办?他就去找信用社。没养牛经验,养死了咋办?老唐心想:“前怕狼后怕虎,啥事都搞不成!边养边学都来的及。”
办法总比困难多。年底,他到信用社贷了5万元,修圈舍、买铡草机、买仔牛,30天后,一个8头牛的家庭牛场建了起来。把牛养大,卖了再买小牛,他的家庭养牛场,就这样滚雪球式的发展着,周边镇村的村民还经常慕名过来向他取经,他家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同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多人也搞起了养牛,别看老庄沟偏远贫瘠,现在家里养上8头牛的农户处处可见。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年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国家有扶贫好政策,唐记录有致富的想法,一呼即应。接下来就是填写申请表,回村上盖章,镇政府审核,信用社审核,当天下午,唐记录就拿到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半个月后,他用贷款砌了半边牛圈,又买了10头西门塔尔肉牛。
年5月中旬,唐记录已经养了1头种牛,17头母牛,其中12头母牛的肚里还怀着崽,他说6月份小牛就生了。他的屋后还有个猪圈,16头猪仔正抢着食吃,30多只鸡在屋后的坡上捉虫子吃。唐记录说女儿在山下的沟口小学上4年级,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三名;妻子虽然干不了重活,可也闲不住,到城里的一个超市打工去了。言语间,他的脸上闪过的一丝幸福。这大抵就是一个老百姓心里最深重的情怀和最朴素的情感。
因为有他们
世界才更美
为我市入选的好人们打Call
他们都在看
所有人年度陕西省美德少年候选人公布请为我市这些好少年点赞!航天日
西北工业大学走进城固校园只为了这件事!
萌萌哒漫画版文明城市里的文明礼仪,你能拿满分吗?
来源:陕西文明网、文明汉中
编辑:周莹皇甫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