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杀医案”发生后,在公众谴责暴力行为?反思医患矛盾根源的同时,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空鼻综合征”也进入了公众视野?有媒体称,温岭案凶手做鼻中隔偏曲微创矫正手术后感觉不适,反复检查又查不出问题,正是“空鼻综合征”的表现,而空鼻综合征“仍属未解之谜”?消息一出,到耳鼻咽喉科要求检查“空鼻综合征”的人们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人被证明虚惊一场?
自从前段时间网上写了一篇关于“空鼻综合征”的文章后对需要或准备手术的鼻部疾病患者影响极大,连我身边的同事及朋友找我要做鼻部手术时也都首要担心的问题也是怕得“空鼻综合征”?看来本人非常有必要谈一谈“空鼻综合征”的有关问题了,以便广大患者朋友误解只要行鼻部疾病手术就会得“空鼻综合征”的故虑,同时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空鼻综合征”的相关知识,解除大家的心病?
多位专家表示,“空鼻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这一提法问世已有19年,虽缺乏全球统一的诊断标准,但医学界已有基本共识?和病人自述的种种症状相比,医生们对该病的表述和诊断更为谨慎?就连年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科年会上专家们专门对“空鼻综合征”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在对疑似病人“慎下诊断”的背后,是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经常出现的尴尬和争议?专家指出,鼻塞?喉咙不舒服?耳鸣完全是主观症状,常常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然而,就诊者常常对耳鼻喉疾病的特点缺乏了解,认为“鼻塞?耳鸣是好治的小病”,对疗效的期望值越高,失落越大?
耳鼻喉疾病治疗为何易起争议?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大治疗见效慢
近年来,发生在耳鼻咽喉科的伤医杀医血案已突破个位数,相当一部分案件的起因是治疗争议?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为何容易产生争议?这恐怕要归结为五个原因?
第一,耳鼻咽喉疾病的表现,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例如鼻塞?喉咙有异物感?耳鸣等,都属于病人的主观症状,其严重程度无法由检查仪器测出,却与病人的情绪?心理和敏感性有一定关系?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病人说自己鼻塞,但检查发现他的鼻腔结构是完整的,鼻腔也通畅?也有不少病人下鼻甲过大,从结构上看,可能影响鼻腔通畅,病人却没有出现鼻塞症状?”文卫平说,他观察到一些病人在情绪放松?愉快的情况下,症状会得到缓解,反过来,如果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这些主观症状上,会感觉更不舒服?
北京有研究发现,9%~11%的耳鼻咽喉病人因躯体不适导致精神疾病?“身病诱发心病,心病加重身病,两者恶性循环?”文卫平说,这一特点在耳鼻咽喉病人群体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第二,耳鼻咽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遍布着敏感的神经末梢,容易因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发炎?由于所处位置特殊,病人常感到头痛,继而担心大脑功能受到影响,情绪上更容易受到影响?
第三,耳鼻咽喉疾病没有立竿见影的根治手段,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有时还要针对特定病人,给予心理辅助治疗?例如对于癔病性失声的病人,由于病人声带并未受损,医生多采取“暗示性治疗”的手段,最常见的是往病人喉部打一针葡萄糖酸钙,相当于打了安慰剂,但病人接受了暗示,往往很快恢复发声能力?
第四,有些耳鼻咽喉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很难局部治愈?例如过敏性鼻炎很难治,原因在于这只是变态反映在鼻子的表现,而对抗过敏,是过敏体质者需要终身应对的大课题?
第五,许多人认为“打喷嚏?鼻塞是小病,应该很好治,”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有病人说,‘心脏和大脑多重要啊,手术做不好还可以理解,鼻子不舒服这样的小事,怎么会治不好?一定是医生技术不好或者医德问题!’这是对耳鼻咽喉医生的巨大误解?”其实小鼻腔可以引起全身性心身疾病,如双侧长期鼻塞的患者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文卫平说,疾病的自身特点,加上现有技术手段的有限性,使得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效果经常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因而容易产生纠纷?实际上,在国外,耳鼻咽喉医生出现从业纠纷的风险也明显高过其他专业的医生,只不过国外的医患纠纷主要通过法律途径,得到理性的解决?
目前现状---------担心变“空鼻综合征”病人不敢手术
“据说做手术后容易出现‘空鼻症’,那我还要不要做手术?”在网上查阅对“空鼻综合征”的报道之后,赵女士感到非常纠结?她患有鼻窦炎多年,饱受鼻塞?脓涕?头痛的影响,医生建议她进行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然而,对“空鼻综合征”的恐惧,令她打算放弃治疗?像如此现象现在有太多的患者都担心次问题,我上专家门诊时,只要一提到鼻腔手术,患者首要问题就会问会不会得“空鼻综合征”,令我苦笑不得?
“空鼻症”的准确名称即“空鼻综合征”?记者在网上检索“空鼻症”,找到近四万个相关结果,“空鼻综合征”近两万条相关结果,其中不乏病人的网上求助信息?有些病人还组成了“病友群”和“自救联合会”,试图找到自救的办法?根据病人的描述,他们有些做过下鼻甲微创切除手术,有些则没有明确病因,但普遍出现鼻塞?鼻腔干燥?因鼻腔过于通畅以致感受不到空气流动的感觉,有些人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感?
目前对“空鼻综合征”的报道鱼龙混杂,使得人们对‘空鼻综合征’有太多误解!不准确的描述会误导病人,甚至打击病人的心理?最近,有一些患者自诉患有“空鼻综合征”,其实得的是鼻窦炎,或者只是因为鼻子不舒服,看了相关报道,就把自己的不适联想为“空鼻综合征”?
何谓“空鼻综合征”-------手术?外伤?鼻部疾病及环境均可诱发
有媒体报道“空鼻综合征”发病率高达20%,纯属夸大其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都没有这么高,只有10%~20%?‘空鼻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作为一名从医近30年的著名耳鼻咽喉专家“文卫平”,他说“他见到的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空鼻综合征”病人不多,估计实际发病率不会超过千分之一”?而我从我自己手术过的病人中还没有发现“空鼻综合征”情况的发生?
“空鼻”与“空鼻综合征”是两个概念?对于鼻腔由鼻甲肥大等疾病引起的鼻道阻塞,实施部分鼻甲切除是耳鼻咽喉科的经典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善通气?手术后,病人因下鼻甲等鼻腔结构缺失,鼻子呈“空筒状”,过于宽敞,即“空鼻”?患鼻腔肿瘤的病人在手术后也会出现“空鼻”?
“空鼻综合征”的概念最早是在年由两位医生在北美耳鼻咽喉杂志上撰文提出?病人除了有“空鼻”的鼻腔结构缺失外,还出现严重鼻塞?鼻腔黏膜异常干燥?鼻痂等症状,部分患者有激怒?抑郁焦虑等表现?在下鼻甲完全切除术?部分切除术,以及黏膜下切除术中,部分患者因手术切除过多而出现“空鼻综合征”,有些患者只接受黏膜表面操作,也会出现上述不适?
该病的形成受综合性因素影响?除了医源性手术,外伤?鼻部疾病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该病?例如下鼻甲切除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理论上发生该病的风险就会增高?近年来,随着医学理念的进步,学术界强调保护鼻甲?鼻中隔等结构的功能,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部分手术中,避免用激光射频进行大面积烧灼,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和神经末梢?
鼻子不舒服不等于“空鼻综合征”
“有的报道说,‘这种病没有诊断标准,医生知之甚少’,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虽缺乏全球统一的诊断标准,但耳鼻咽喉学界对该病有基本共识,即必须同时符合鼻腔结构缺失?病因和症状三项要求,才能下诊断?
当病人出现下鼻甲等鼻腔结构缺失,鼻子呈“空筒状”,过于宽敞时,如果曾做过肥厚性鼻炎治疗?肿瘤切除等手术导致鼻甲被过度切除,或者患有萎缩性鼻炎,或者曾遭遇外伤导致鼻甲骨折等,同时自诉有鼻腔异常干燥?鼻痂多?因空气流通过度通畅而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才会被诊断为“空鼻综合征”?
“空鼻综合征”的诊断要慎重,避免滥下诊断,以免不必要的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文卫平说:“有些做过手术的病人,鼻腔虽然像‘空筒’,但没有痛苦症状,医生一般不会下这个诊断?”病越少越好,没必要给病人贴标签,额外增加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有病人鼻腔结构完整,或者没有明确病因,如果自诉鼻腔干燥?呼吸困难的话,医生也不会轻易下诊断?
误区澄清
1.鼻子不是越通畅越好
鼻腔不是越通畅越宽敞越好?鼻腔具有通气?加温?加湿?清洁和过滤的功能?鼻甲即鼻腔外侧壁,是支撑和划分鼻腔空间的“墙壁”,从上而下分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鼻甲表面结构是“身段柔软”的血窦,可在三叉神经末梢的调节下膨胀?收缩,调节着鼻腔空间的大小?通常来说,鼻甲尤其是下鼻甲太小,会造成鼻腔干燥,灰尘也难以被挡在外面,从而引发人体不适和炎症?
“许多人以为鼻甲肥大不好,会影响呼吸通畅,其实这是对鼻甲生理特点的误解!正常情况下,在血窦的调节作用下,两侧鼻甲会以一个小时为周期,出现有规律的交替性肿胀?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按住右侧鼻孔,呼吸,感受左侧鼻孔是堵还是通畅?过一个小时,再按右侧鼻孔,左侧鼻孔的通畅情况恰好相反?鼻甲的另一个特点是,当人们保持侧睡状态时,处于下方的一侧鼻孔血液回流慢,鼻甲会因肿胀而导致鼻孔堵塞?
过度追求鼻子通畅是错误的?曾有不规范的诊所用治疗痔疮的药物来缩小鼻甲,不仅没有解决鼻塞问题,反而造成鼻腔结构变化?他认为,医生要及时更新知识,对疾病的治疗做到规范化;另一方面,公众要了解鼻子的正常生理特点,在出现鼻腔炎症后不要太过于追求鼻子通畅?对于鼻塞问题,在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之后,不要将注意力过度聚焦在鼻塞上面?此外,医生和病人家人应理解耳鼻咽喉病人的痛苦,给予心理安慰?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病人,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护鼻要小心“过犹不及”
护鼻要采取适度方法,用药规范,避免“过犹不及”?例如出现鼻炎后不要长期使用麻黄素类喷鼻剂,这类喷鼻剂有收敛作用,只能短期使用,一次不要超过7天,否则可能有诱发药物性鼻炎的风险,最后只能动手术治疗?
手术后短期护理以及鼻窦炎发作的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长效滴鼻剂,例如生理盐水液冲洗鼻腔,可缓解鼻腔干燥或者鼻涕过多,通常一次使用不能超过一个月?如今比较火爆的海水滴鼻液,属于高渗盐水,有收敛作用,但一次使用时间也不能超过一周?像一些没有经过药物毒理实验?没有明确毒副作用的药物和药油,最好不要盲目使用?
近些年来有些人提出“洗鼻”的概念,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刷牙一样每天早晚清洗,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会破坏鼻子的自洁功能?正确的做法是按需使用?
3?不要过于担心鼻部疾病手术会导致“空鼻综合征”?医院就诊和手术一般不会发生“空鼻综合征”情况,另外建议患者尽量不要轻易接受微波?等离子及激光等手段治疗鼻腔表面粘膜的方式来治疗鼻部疾病,这样会造成鼻腔粘膜的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