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骨折了,还不赶紧做手术,让检查这个检查那个有什么用?”。很多在骨科住院的病友和家属,总会对手术前做的一堆抽血、各种检查有疑问。那么,我们简单看一下住院后这些化验和检查都是怎么回事:
病友在住院部办完手续,来到病房后,要去护士站报到,登记信息,护士马上会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量体温,量体重。然后给病友安排病房住下,接着会有管床医生前来询问患者的症状、以前有没有得过什么病,并从头到脚给给病友查体。查体在骨科就是通过望、触、动、量,“敲敲打打”,初步判断病友的身体状况。医生给病友查体,在国外费用是很高的,在目前我们的国情下,以上步骤花费很少。那么花费比较多的就是以下的各种化验和检查,都有没有必要呢?
1.化验项目
血常规:判断病人是否有贫血、感染、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贫血严重的不适合做手术,血小板减少术中出血会增多,风险增大,要及时输血、补充血液成分;感染也要很好的控制。
尿常规:是否有尿路感染、肾病。
便常规:是否有寄生虫或肉眼不可见的便血。便血说明有消化道的各种疾病的可能。
血生化:了解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异常要提前纠正,血糖高要术前控制。
凝血:手术都会有创伤,如果身体的止血功能不好,不能做手术;
输血五项:是否有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感染情况,如有感染,手术室医护人员和器械都需要提前准备;
血型、交叉配血:手术可能需要输血时,要化验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来提前准备。
2.检查项目
心电图:能反映一些连患者自己都不知道的心脏问题,有时需要先经过治疗才能手术;
胸片:初步判定肺部有无明显异常。
如果病人的年龄较大,还需要检查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来进一步了解病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才能进行手术。
3.骨科病人还经常要做的检查有:
X线片:如果住院之前没有拍X线片或者拍了但不符合要求,都要去重新拍片。当然,这一项检查可以和胸片一起去拍。X线已经从原来的普通X线片发展到了今天的DR。
CT:就骨折而言,CT可以发现断层下的细微损伤或骨折,尤其是三维CT对一些复杂骨折如关节内骨折或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CTA则能够显示肢体动脉损伤的情况。
MRI:对软组织、肌肉、韧带、脊髓神经等有清晰的显示。
以上三种影像学检查,要相互支持和印证,以提高确诊率。
下肢深静脉彩超:可以发现深静脉是否和狭窄和栓塞,也可以发现小的肌间隙静脉血栓。
骨密度检查:可以发现骨质疏松。
肌电图:对神经损伤或卡压,诊断及定位意义较大。
只有做完了必要的体检和化验检查,病友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这对手术的成功和病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谢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