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骨折(包括踝关节骨折、Pilon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Lisfranc关节损伤、Chopart关节损伤等),临床非常常见,约占我科骨折病人的30%左右,今针对足踝部病人常见问以及常见的疑问,医院创伤外科(骨3)的处理方案,王承良主任向“美小护”介绍一些足踝部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希望对此类病友一些帮助。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术后0-4周
1、开始踝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练习。
(1)主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
(2)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
(3)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即足面朝内及朝外方向的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活动练习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
术后4-8周
?继续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循序渐进,注意加强踝背伸的训练,避免踝关节僵直在跖屈位。在进行被动踝背伸练习时,以感觉到跟腱及小腿肌群被牵伸到为宜,每次牵伸维持30秒,每天三次。
?开始抗阻下的力量训练,建议用弹力带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每天建议每组训练20-30个,每天三组练习,随着踝部力量增长增加抗阻的强度和次数,如果出现次日无法缓解的疼痛和肿胀,减少或者暂停训练必要时复查X线。
?足趾夹布训练,主要目的为训练足趾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和足底肌群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步行中并非只有踝关节存在活动,足趾关节的活动在步行及其他日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踝关节康复中不能忽视足趾的主动活动训练。
?拄拐下步行转移训练,包括去厕所、轮椅和床的转移。最开始需要拄双拐进行活动,并逐渐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不要在能力未达到之前随意增加行走的距离和范围。
?6周时于骨三科专家门诊门诊复查,决定是否可以开始部分负重。
术后8周-12周
?若通过复查,骨折端骨痂生长后,可拄拐下行走,转移,并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过渡到完全负重。
逐渐开始部分负重位下的踝关节训练,包括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训练,根据情况循序渐进.可借助栏杆或椅子进行,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决定患肢负重的程度,若不能完全承重,患者可在悬吊、减重、他人扶助等状态下接受专业人员训练。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睁眼、闭眼、软硬程度不同的地面,也可以是垫子或折叠好的浴巾进行训练,逐渐增加难度和时间。仍然要注意负重程度和时间,避免次日不可消退的肿胀和疼痛,循序渐进。
术后3月—6月
?骨三科专家门诊复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是否可以完全弃拐。
?根据行走的稳定度,从双拐逐渐向单拐、手杖过渡,直至弃拐。
?逐渐提高行走的速度,一般不建议3月后开始体育活动,术后6月后开始为宜。
?增加负重及单腿负重下的锻炼,单腿站立及跨步训练。
?继续加强肌力及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
?适应不同的行走环境,如社区、马路、超市或山地。
?开始适应工作环境,逐渐恢复工作,逐渐了解环境中存在的障碍,避免二次伤害,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工作时间及强度。
◆◆◆
骨3科足踝术后常见问题的解答
1.术后是否需要石膏或支具外固定?美小护
王医生
术后根据骨折的粉碎情况以及手术修复固定情况,酌情需要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手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外固定的话,大约固定2—4周,中途可以把外固定拿出,做足踝部的清洁或小范围的活动。(具体手术医生会交待); 2、术后伤口如何处理?美小护
王医生
一般术后第2天更换敷料消毒伤口,拔出引流片,此后无菌伤口大约2-3天消毒更换敷料即可,术后约14天拆线,年龄大或糖尿病患者需要酌情延后拆线或间断拆线。一般患者均是出院后拆线,患医院医院门诊三楼就诊拆线;对于清洁伤口,换药仅需要消毒水消毒伤口,更换无菌敷料,患者如果熟悉可以在家自行处理,但需要无菌操作。这是我科采用的消毒材料,病友可以到附近药房购买。 3、术后疼痛怎样处理?术后为什么还疼痛?美小护
王医生
骨折术后疼痛,是很常见的,一般术后三天是疼痛最严重的,之后会逐渐的减轻,所以使用止痛药是需要的。患者术前可以和麻醉医生沟通,使用术后的镇痛泵(麻醉医生术前谈话时会问您是否需要使用镇痛泵)。镇痛泵会持续小剂量走药,疼痛厉害时可以按压快速加药键,止痛药会瞬间快速给药一次,因为有芯片控制,不会出现一直频繁的瞬间快速给药,一般是需要一定间隔期才能再次快速加药。但如果患者没有镇痛泵或镇痛泵仍疼痛,则需要另外使用止痛药。术后活动多,可能会临时增加疼痛。我科使用较多的是西乐葆或洛索洛芬钠片止痛。 4、术后初期在病床如何处理:美小护
王医生
术后当天因为术后麻醉或手术,患者需要躺床休息,患肢肢体需要抬高便于消肿,一般麻醉后6小时后才可以吃东西,先喝水不吐,则可以正常饮食。卧床时,需要经常活动肢体,避免体位性不适,注意活动患肢大腿小腿肌肉,收缩肌肉,在允许范围内多活动非手术部位的关节,可以起到恢复肌肉力量,为愈后下地做准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尽早坐起来,坐在床边,为下地做准备。经典训练动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图片来自网络)
5、术后如何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美小护
王医生
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并发肢体静脉血栓,一旦出现,则非常麻烦,一方面需要增加床上活动以及患肢的活动动,一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栓风险系数给予抗血栓药物及物理预防性治疗。 6、术后何时能下地?美小护
王医生
如果患者无其他部位问题,肢体疼痛可以耐受,肌肉力量恢复,则建议患者尽早下地,但这里所说的下地,是指使用患者需要使用双侧腋拐杖或别人撑扶下,患肢不负重(即患肢不垫地)。 7、术后足踝部为何肿胀?尤其下地后肿胀加重?也有充血的感觉?美小护
王医生
术后手术部位周围肿胀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必然的。当患者坐在床边或下地时,肢体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回流差,因此会肿胀;而肢体上抬后,肿胀又会有所消除,故早上睡醒后,肿胀会好些。因为静脉回流不好,因此患者也会感受到肢体充血的感觉,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患者还是需要间断肢体下垂以及上抬,可以训练血管弹性,改善血管的回流问题。 8、什么时候复诊?美小护
王医生
术后两周,请门诊复诊,本次复诊目的是伤口拆线,和看看伤口愈合情况,若您计划到外院拆线,本次可以不来复诊;术后一个月复诊,本次复诊目的是术后一个月复查片子,了解骨折术后有无发生移位,以及术后关节功能锻炼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三个月复诊,本次复查是术后三个月,复查内容是复查片子,了解骨折有无骨痂生长,肢体功能锻炼以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肢体能否负重活动或剧烈运动。 9、术后是否对某些食物忌口?美小护
王医生
从中医角度,术后体虚,在饮食方便很多喜忌。但是西医角度,则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忌口。但是,患者体虚,可以适当加强营养,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伤口有红肿,避免辛辣食物。当然烟酒是禁忌的。NOW现在行动!
创伤外科手足同心
救死扶伤精益求精
科室成立于年,严格按美国创伤急救模式组建了包含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外科危重症监护、创伤康复等诸多专业的综合型专业化的创伤救治专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以严重多发伤及创伤急危重症救治为特色的创伤急救专科,目前是湖北创伤救治联盟单位,湖北省创伤学会常委单位,武汉市创伤学会副主委单位。
科室以重度多发伤为特色、骨创伤和颅脑胸腹复合损伤为专科特点、无缝衔接创伤康复为优势的创伤综合病房。依托于此,科室科学系统的建立了创伤危重治疗组、颅脑胸腹联合创伤治疗组、骨与关节创伤治疗组,是省市专业学会常委单位。每年收治逾例创伤患者,开展各类手术余台,承担了青山区及周边地区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任务。曾多次被政府指定为重要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参加多次重大交通事故及大型工伤的紧急救护和高级救护。是青山区交通事故救治定点单位,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创伤外科(骨3)科各亚专业发展良好,科室形成以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为主体,并向脊柱,髋膝肩关节手术微创化方向快速发展!
作者:刘坤
动图:吴旭磊
审校:郑凯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