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57岁男性,主因渐进性左眼视力下降入院(OS20/,左颞侧视野缺损)。
冠状位和矢状位T1增强显示一个鞍区囊实性占位,考虑颅咽管瘤。病灶压迫左侧视神经,使其向前上移位。激素检查提示低皮质醇血症。手术入路:内镜下经鼻蝶经鞍结节入路。双鼻孔入路,手术由神经外科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配合完成。术中主要使用直径4mm的硬质0o内镜,30o和45o镜备用。其他治疗方案保守治疗:定期MRI随访、激素替代治疗。
其他手术入路: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眶上入路、翼点入路、颅眶颧入路)。
手术体位仰卧位,三钉头架固定头部。
头后仰10o-15o。
头向左肩方向偏转20o-30o。
常规使用神经导航。
对于复发、侵犯海绵窦或已知有颅神经受累者还需行神经电生理监测(SSEP,CN3,CN6)。
手术过程手术室布局:
手术步骤:
骨折、外移中、下鼻甲。在蝶窦开口下方3mm处切开粘膜,沿犁骨和鼻中隔后部切开约2cm,并保护鼻中隔嗅区(sos)。带蒂鼻中隔黏膜瓣翻向下方以备不时之需。用Kerrison咬骨钳尽量咬除蝶窦前壁,并切除蝶嘴(包括犁骨和筛骨垂直板),切除的骨质保留,可用于鞍底重建。
磨除蝶鞍、鞍结节和碟骨平台骨质。
多普勒探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位置。
Y形切开硬膜。利用钝性、锐性分离法分块切除肿瘤,但不强行将肿瘤囊壁自周围神经血管结构上剥离。术后情况患者结局患者于术后第3天出院。
术后3个月复查时患者诉视力、体力和性欲较术前改善。
术后8个月时未见肿瘤复发且患者不需要激素替代治疗。
讨论术前应确定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垂体柄。
术中应重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