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公众平台杜绝一切广告、链接!我们提供免费讲座、体检指导与异常结果解读、就医咨询等服务,不以任何形式接受任何费用!
第三十七讲运动系统临床解剖学概述(二)
重点内容:一般成人的骨头有多少块?青少年锻炼不当或过度运动的不良后果是什么?颅骨有多少块?颅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颅骨的最薄弱点是什么?鼻旁窦有几对?鼻旁窦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婴幼儿颅骨的主要薄弱处是哪些?脑垂体位于颅底的什么位置?为什么枕骨大孔疝常常是致命的?颅底骨折好发于哪些部位?颅底骨折时,除出现相应的神经损伤症状外,常见的伴随症状是什么?
骨是一种可通过动态改变自身结构来适应负荷的复合性物质。骨通过不断地重吸收和沉淀来实现两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按照需求和负荷进行骨骼的重塑;二是防止在反复负荷下发生疲劳骨折。
人体骨头的数量因年龄、人种有所不同,一般成人共有块,儿童的骨头数量要比成人多11~12块,初生婴儿的骨头可多达块。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出生时分散的颅骨、骶骨、髂骨、尾骨、坐骨、耻骨在成年后部分或全部融合所致。
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头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个部分,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主要为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及腓骨等,呈长管状。中间的骨体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为骨骺。骨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骨骺的质地较弱,青少年锻炼不当或过度运动,可致骨骺损伤,引起肢体的生长障碍或和关节畸形。
短骨一般形似立方状,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动的部位,如构成腕关节的腕骨、踝关节的跗骨等。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骨、胸腔和盆腔的壁,如颅盖诸骨、肋骨、胸骨、肩胛骨、髋骨等。
不规则骨顾名思义是形状复杂的骨骼,不适用上面三种分类。如脊椎骨、上颌骨等。
所谓籽骨是指发生于肌腱内的扁圆形小骨,如髌骨等。
颅骨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眼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位于颅骨两侧颞窝前下部的翼点是整个颅骨的最薄弱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到外伤暴力时易引发颅内大出血。
鼻旁窦,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蝶窦、上颌窦和筛窦。主要对发音起共鸣作用。此外,鼻旁窦具有丰富的血管,可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还有减轻头颅重量的作用。
鼻腔粘膜的炎症常可蔓延至鼻旁窦引起鼻窦炎。如果炎症波及上颌窦,由于上颌窦容积大,开口位置高而小,自然引流不通畅,易成慢性炎症,迁延不愈。
颅骨的凹凸边缘互相咬合,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在婴幼儿期,颅骨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
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是婴幼儿颅骨的薄弱处。最大的前囟(额囟)位于脑颅的前部,其次是位于脑颅后部的后囟(枕囟)。前囟在出生后1~2岁闭合,后囟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闭合,其余各囟在出生后不久闭合。
颅底内部看可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颅前窝主要容纳大脑额叶。颅中窝主要容纳大脑颞叶,颅中窝的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大脑垂体位于此处。颅后窝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生命中枢——脑干通过颅后窝的枕骨大孔与脊髓腔的脊髓衔接。过高的颅内压可导致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入到颈椎管内,形成枕骨大孔疝,此时由于生命中枢的延髓受压迫,危及生命,常难以救治。
颅底内外面均高低不平,贯通颅底内外面的孔、管、沟、裂散布其上,许多神经、血管通过这些孔、管、沟、裂出入颅脑。孔、管、沟、裂坚固性差,是颅底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时,除出现相应的神经损伤症状外,还常伴随口、鼻、耳流血和眼眶内淤血及脑脊液漏等。
注:查阅本系列讲座其他相关内容,请查看年12月23日讲座“目录”。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