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夏日已不远,天气干燥,又是一季鼻出血高发期。鼻出血,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然而,鼻出血真的只是单纯的鼻子出血吗?今天我们就来正确认识鼻出血,正确对待鼻出血。
正确认识鼻出血
鼻出血可发生在各种年龄的人,多单侧出血,也可以是双侧。可以呈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以持续地出血、出血量多少也不同,轻者仅流几滴或鼻涕带血,不治也可自愈;重者可达数百毫升以上有时一次大量的出血,就可以引起休克,或者反复多次少量的出血,可以引起贫血。因此,鼻出血量大时也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不容小视!
鼻出血的部位因人而异:
(1)儿童、青少年的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方(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也就是利特尔动脉丛和克氏静脉丛。一般鼻出血从鼻腔滴出。量较小,按压可容易压住。
(2)中、老年的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的后段,如前面提到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一般鼻出血从咽后壁即口腔咳出,量可较大,难以压住。
因此,我们需根据年龄的不同初步判断出血的特点以及部位。
鼻中隔偏曲的原因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类。
1、局部原因
①外伤:如鼻骨、鼻中隔、鼻窦骨折,鼻窦气压突变等损伤了局部的黏膜和血管。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咳嗽、鼻腔异物等也可引起。
②鼻中隔有偏曲、糜烂、溃疡、穿孔等。
③肿瘤:鼻和鼻咽的肿瘤主要包括鼻中隔毛细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鼻咽癌可引起鼻出血。
④炎症:各位鼻炎,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与鼻窦炎或鼻结核、梅毒等,常常伴有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
2、全身原因
凡引起血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张力改变等的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鼻出血,如高血压、风湿热、白血病、尿毒症、营养障碍和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有机磷中毒等都可引起鼻出血。
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大家关心的是,患鼻出血患者如何自救?要注意什么?
①大量鼻出血的患者会有情绪紧张和恐惧患者和家属都应该保持镇静,否则患者因紧张而致血压升高,出血更厉害。
②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如果患者出现了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出冷汗、胸闷等虚脱、休克症状,可以取平卧低头位。
③尽量不要头后仰,这样血液容易向咽后壁流,不要把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引起呕吐。
④由于大多数的鼻出血发生在鼻中隔的前下部患者(尤其儿童和青少年)可以采取自救措施:用食指和拇指捏紧两侧鼻翼并压向鼻中隔的前下部10~15分钟。只要患者没有血液病高热多能自行凝固止血。如果血仍然从口流下,可能没压迫出血点,可向上再压紧点,延长压迫的时间。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⑤如果家中有三七粉、云南白药、1%麻黄碱滴鼻剂等,可蘸在棉片上,塞入鼻腔。
⑥这些方法没能止住出血时,医院就诊,寻求治疔。
到医院后,医生会先找出血点,再用对应的疗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严重的鼻出血,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从根源上治疗鼻出血。
如何顶防鼻出血?
(1)饮食方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足量的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2)尽量少抠鼻,戒烟酒。
(3)气候干燥的季节,鼻腔内可滴些薄荷石蜡油等,保持鼻腔的湿度。
(4)有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性疾病,要抓紧治疗,以免出血反复。
(5)鼻腔经常少量出血,或鼻涕中带血,要警惕鼻腔、鼻窦、鼻咽恶性肿瘤,医院确诊。
显而易见,出现鼻出血时头后仰,纸巾塞鼻腔等“偏方”尚不能够有效的止血,反而容易引起咽下血液而呕吐,正确的自我处理反复应该捏鼻子、冰敷额头等处理,学会判断出血原因、量等非常重要,出医院进行处理,为明智做法。
润德特邀
医院耳鼻喉名医坐诊
如果您有任何耳鼻喉疾病疑问
可以
2.教您怎么预防“耳鼻喉”疾病
3.告诉您安全治疗“耳鼻喉”疾病的方法
4.在线与权威专家一对一沟通病情
5.也可以拨打健康-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网络预约!↓↓↓爱我请给我好看!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