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4分钟
现在的大数据厉害到什么份上呢?
都听说过张学友的演唱会是逃犯抓捕现场吧,去年上半年,张学友4场演唱会抓了5个逃犯。
背后原因就是在检票的地方装有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对比每个人的面部数据,比如眉间距、鼻骨形状、眼睛尺寸等,与公安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进行校验,进而锁定嫌疑人。
大数据不仅仅用在人脸识别系统,我们的银行卡、支付宝、美团外卖、京东淘宝网购、浏览网页等信息,其实都会被各种监控盯得牢牢的。
之前有网友爆料,自己跟闺蜜用苹果手机互相打电话,聊到了刚生完孩子的事,第二天纸尿裤的商家就发短信来推送相关产品信息了。
保险也是一样的。
至于是哪家保险公司我就不说了,其内部风控的人跟我说,凡是想要买这家公司保单的人,在填写好信息,点击提交之后,公司会在1分钟以内,通过智能系统,医院、医保局等留存的看病开药信息,然后自动出具能否投保的结论。
这套智能系统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刚引进的,估算了一下,如果从年到年这3年,如果使用了这套系统,将少收保费万,可以避免近万因客户隐瞒病史导致争议下的理赔支出。
不光是保险公司自己正在这么干,保险销售渠道支付宝,也已经在行动了。
最近就有人向我反映,去年在支付宝上买的意外险,今年想要续费的时候,被提示不符合风险控制要求,无法下单。
有证良民一直都是老老实实、遵纪守法,咋突然就被保险公司认为是有高风险人群了呢?
会不会是之前平时生活做事,有什么异常行为,被捕捉记录到,然后就被拉入这家公司的黑名单了呢?
根据与保险圈内人聊天得知,当我们输入身份证号码之后,保险公司的后台就会根据以下4个维度的数据,综合打分评价:
1.健康数据:医院、费用、所患疾病
2.财务数据:信用征信记录、法院诉讼官司等
3.互联网行为:网站搜索记录、购物消费记录
4.保险理赔:申请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的理赔记录
除了支付宝的意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