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比上班还累”,我们常听到这句话。春节归来,不少人都会因为节假日期间饮食、休息不规律而落下“节后病”,今年随着抢红包大战的白热化,更是有人抢出个落枕来……
春节归来,不少人都会因为节假日期间饮食、休息不规律而落下“节后病”,如大吃大喝之后导致胃肠道不舒服或血脂升高,或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造成颈腰痛等。“每逢春节病三天”,春节假期刚过,医院门诊就迎来了小高峰,一起来看看今年都有哪些“节日病”吧。
手机抢红包—落枕、腰扭伤人群扎堆
今年抢红包大战战火纷飞,导致“节后病”又多了一位新成员。春节期间, 据医师介绍,以往颈椎病、腰椎病都是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如今开始“瞄”向低龄青年。据了解,目前很多年轻人,连续十几个小时开着电脑玩游戏,低着头玩手机游戏导致颈肩酸痛。年轻人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之势。
值得担心的是年轻人觉得身体强壮,更不当回事,第一时间往往会自行采取如红花油、热敷、揉捏等手段进行活血化瘀,事实上,这会加剧皮下毛细管出血,肿痛更厉害。针灸可以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松解肌肉痉挛,从而缓解急性扭伤。
醉酒年年有—今年多了醉酒后撞断鼻骨的
每年春节期间,急诊科都会收治一批年底醉酒、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龄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基本都是聚餐、暴饮暴食、饮酒过量之后发病。今年春节,有位男士和亲朋好友聚餐,有点喝高,不留神“撞大运”,鼻子和门亲密接触,结果鼻骨给撞骨折了。
据他自己说,其实喝完酒当时自己还是有意识的,就是走路有点不稳,结果不留神就撞到门,当时觉得鼻子特别疼,也没在意,回家后两天,觉得像感冒一样呼吸不畅,医院检查,没想到鼻骨骨折了。据医师介绍,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外伤,一方面鼻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另外,骨质薄而宽,且缺乏周围骨质的支撑,比较脆弱,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等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因此鼻外伤后,应及时就诊。
一般来说,鼻外伤24小时之内,可以用冰袋等对鼻背部冷敷,但尽量避免用力按压。若合并鼻腔出血,可捏住双侧鼻翼,同时低头,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
节日大吃大喝—肠胃受不了
节假日期间,医院肛肠科就就诊多例肠梗阻患者,节后第一天,便秘、痔疮、腹泻、肛裂的患者就比平时多了5成左右,主要还是和过节期间生活不规律,饮食不注意有关。节日里人们往往肠胃负担比较重,如饮食过饱,一天三顿酒刺激胃肠黏膜等,都会增加肠胃负担,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很多地方还有春节吃汤圆的习俗,这些食物可以尝尝,但不宜多吃。
医师介绍,肠梗阻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尤其在每年的春节长假后,就诊的人数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其中最多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一般来说,这类病人往往表现为肚子疼,肚子胀,有的甚至几天不排大便。建议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熟透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腹部疼痛、几天不排大便等症状,医院就诊。有肠梗阻病史的人群,要注意饮食应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防止大量食物进入已受粘连影响的近端肠管内;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炎症,避免出现肠管异常蠕动;餐后不宜做剧烈体力活动,尤其是突然体位改变的活动。
山楂又称山里红,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擅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高脂血症等。民间巧用山楂和其他食药材配伍,用于治疗和缓解春节过后的多种身体不适,大家不妨一试。
山楂酸甘微温,既善于消食化滞,又善于活血化瘀;核桃仁甘温质润,是传统的补肾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生吃、烧菜,都有良好功效,特别适宜于老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疼痛。
注意: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石。因此,山楂不能空腹吃,并尽量避免吃生山楂,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最好将山楂煮熟后再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