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量太低,需要开放气道!”
“面部疑似多处骨折,无法插管!”
“气管切开!”
7月23日,31岁的王先生被同事们送到了市二院急诊抢救大厅,此时他已昏迷不醒,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紧急抢救。由于王先生口鼻腔内有大量血污,堵塞了气管,此时他已出现低氧血症,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很可能窒息死亡。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穿刺造口技术”,血氧饱和量快速上升。
杜叶平主任带领团队查房经过检查,王先生的伤情让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胸骨和8根肋骨骨折,面颅骨十多处骨折,双脚多处骨折,两肺挫伤,胸腔积液……看着伤情如此严重,片刻耽搁不得,杜叶平主任当机立断:“立即召集MDT(多学科联合诊疗)!”耳鼻喉科戴俊主任来了,口腔科葛殿奎主任来了,手足外科丁明胜主任来了……多位专家一致决定,需要立即手术。手术室里“刀光剑影”,专家团队轮番上阵,针对不同部位进行精细化手术,尤其是鼻骨骨折部位都很小,十分考验医生的操作水平。经过12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成功完成。
杜叶平主任查看患者恢复情况3天后,患者终于清醒,经过医护人员和家人的讲述,王先生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在市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杜叶平主任团队以及多学科专家齐心协力、共同救治下,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感谢二院的医护人员救了我一命,他们对我的照顾细致入微,我才能恢复那么快……”8月23日上午,在淮安市二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里,王先生紧紧握着科主任杜叶平的手,感谢医护团队,是他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原来,事发时王先生正在我市某工厂车间内工作,当天由于工作需要,他爬上了8米高的工作台查看机器运转情况,由于很少爬到高台上,心中麻痹大意,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在一个转身时,不小心摔了下去。“我本想腿先着地的,可没想到下落的冲击力太大,双腿没有撑住,脸部和胸部狠狠砸在了地上。”王先生回忆,当时他觉得全身像散架了一样,剧烈的疼痛让他完全失去了知觉,后面的事就不记得了。
经过市二院多学科医护团队的共同救治,目前患者已顺利拔管,病情平稳,将转入普通病房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工作千万种
安全记心中
操作不规范
亲人两行泪
扫码关医院更多资讯拟稿人:王宇
审核人:王惠
发布人:王宇
淮安市二院宣传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