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之前中指做了手术,手术是成功的,可是之后手指就这样了。”林先生(化名)将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左惠榕面前——他的中指处于半蜷缩状态,无法伸展也无法弯曲,就像兰花指似的翘着。左主任托起他的右手,检查其关节活动度,“林先生,你的状况属于瘢痕增生和组织粘连。就是之前手术后没有及时做康复训练,手指长期不活动,在外伤及手术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肌腱粘连了,加上瘢痕影响,关节就像被胶水固定住了一样。”“啊?术后康复?当时动完手术医生也没提啊,那现在还能治么?”听完左主任的解释,林先生有些着急了。今年他才50多岁,除了工作以外,家里还有好多事儿需要他操持,要是右手以后就这样僵着了,那几乎就是废了啊,这可怎么行!
看出林先生的忧虑,左主任安抚道:“林先生,你也别着急,现在瘢痕增生和组织粘连的情况确实有点严重,不过坚持做康复的话,还是可以改善的,就是治疗过程中会比较辛苦,必须有毅力。”一听有希望,林先生的眼神一下就亮了:“能改善就行,再苦也坚持!”
很快,在左主任的带领下,康复科的治疗师对林先生开始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康复治疗:首先热疗,再进行手法牵拉及瘢痕松解,之后再施以冷疗及超声波治疗。每天的治疗,林先生都要承受肌腱被牵拉撕扯的痛苦,然而为了今后的生活,他坚持着一周六天的治疗,从不放弃。六周后,坚持获得了回报,林先生的中指基本恢复了正常的活动能力,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再受到约束。“吃了这次的苦头,算是了解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了,真的感谢你们,差一点就残疾了啊!”林先生感激地说着。
将伴随一生的“手臂活化石”然而坚持是需要毅力的事,虽然苦口为良药,也总有苦而不服药的。
去年年初,张先生(化名)不慎跌倒,导致右手臂鹰嘴骨折,医院进行了手术,并作了外固定治疗。然而由于固定期过长,在此期间并没有辅助任何康复训练,在拆除石膏后,张先生的上臂和前臂成了°固定状态,进一步的屈曲及伸展均无法实现。年轻的张先生不过30出头,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生活也严重损害形象。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是重点学科,康复效果不错,于是专门找到了左主任。“其实当时他的状态还属于早期,半个月时间就可以有所改善的。”左主任回忆。然而,忙于生意的张先生一直无法坚持治疗,手臂就这样成了“活化石”。
“对于张先生的状况我觉得很遗憾,毕竟还这么年轻。多次希望他坚持治疗,可是他总说没有空。”左主任惋惜地感叹着,眼看有机会改善的患者却错失良机,她心里总不是滋味。
身高缩水也可能是骨折?除了骨折的术后康复,其实还有一种骨伤康复治疗常常被人们忽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身高开始缩水了,驼背的状况也时有发现,这些现象由于太过普遍,以至于就像看到苹果往地上掉那样理所当然。但其实,随着骨质疏松情况的出现,中老年人身高的降低很可能是因为“椎体压缩性骨折”。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越来越严重,还会合并慢性腰背痛等状况,将严重降低其生活品质。而这样的状况如果在早期就有康复训练的介入,配合传统西医改善骨质疏松治疗,有很大几率能获得较为喜人的改善效果,同时防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加重。
“我们的治疗目的是改善肢体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使其达到回归社会的目标。虽然部分病人无法达到恢复如前的状态,但是只要能够坚持配合治疗,基本都能恢复到不影响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康复科医生来说就是一种胜利。”怀着“康复治疗能受到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