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与幕后
人生就是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生活、工作亦是如此。今天,想谈谈舞台的空间。舞台不论是大还是小,是奢华还是朴素,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安静乡村,都会被一块幕布隔出两个空间,这是舞台功能的需要。一块薄薄幕布,隔出了两个空间,也隔出了两个世界:台前,是中心是焦点。幕后,怎样?却不能看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容易。幕后如何?少有人了解。
仪江,就是一位站在幕布后面工作的人,只不过他的身份是一位警察,是一位法医。
和仪江在一个分局同事五年了,对他一直知之甚少,也很少见到他的影子,多的是经常看到他所在的刑警大队又侦破了大的案件。
仪江,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潍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法医室主任。今年,是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仪江干法医第二十个年头。
潍城刑警大队的每一个人早已习惯了“四海为家”,一年中近一半时间是在外地外省奔波,时时刻刻面临的危险更不用说,年龄大的还好,就是苦了几个小年轻儿,不能与小媳妇女朋友闲庭信步花前月下。
但,每每破了大案要案疑难案件,每一个刑警人脸上都带着油然而生的笑,多少天的拼搏多少次的斗智斗勇多少个夜晚妻儿父母的牵挂,多少个受害者亲人对正义的期盼,统统都有了一个圆满的交待,庆功表彰是常有的事儿。
法医仪江,大多时候是安静的。他有一张俊朗的脸,一双有神的眼睛,一说话就带着微笑,是那种略带腼腆的笑。
仪江几乎不往外地跑,他的工作地盘几乎都在潍城区内,更多的是在荒郊野外沟内河边,办公地点在刑警大队,医院的法医门诊,还有潍坊医学院院内的法医解剖室。
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年9月,有群众报警:在南关美食城疏通下水道时发现一尸体。到现场一看,尸体已液化,时间大约已有两个月左右。在征得领导同意后,24岁的仪江中午喝了半斤白酒,下午趁着酒精的麻醉,对尸体进行了解剖检验,历时两小时,期间“吐酒”两次。上图是仪江和同事正在法医解剖室工作。
上图为,年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中,死者本身有相关疾病,在两人追逐过程中倒地死亡。死者家属对出具的死亡原因有异议,省公安厅来重新鉴定,通过不同层次专家的共同会商,维持原鉴定。
上图是年6月,几经努力,终于从一个疑难案件高度腐败的尸体中成功提取了DNA检材,为破获案件提供了关键证据,仪江和市局刑警支队女法医小罗合影留念。
大多数时候,仪江在这里安静的工作:潍城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
在这里,医院的检验科,不过,工作内容却大不一样。
仪江正在和搭档小郑对一起案件中提取的体液进行检测。
现场勘查箱。
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整齐有序,容不得有一点杂质和混乱。
“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曾有一句至理名言:让物证说话。仪江和同事们的鉴定按规定进行严格保存。
在幕布后面工作的仪江,对于刑警这个大队伍来说,就像环卫工人之于美丽城市,洗碗工之于酒店,医院,农民工之于高楼大厦,凌晨街道上的巡逻警察之于夜的平安,三尺讲台之于国之栋梁……他们一直都在,一直都在辛苦的劳作,你却极少感受到他们。
当年一块工作的法医,其他人都早已有了新的工作岗位,现在只有仪江还在大队法医室。今天,工作中的他,还仿佛像当年刚从医学院毕业时那样义气风发,依然一丝不苟,依然风轻云淡。
人情与国法
医生和警察,医院和公安机关有太多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医生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治的大多数是身体里的疾病,警察是惩恶扬善,治的是心灵的病社会的病。在医院,人是自愿去的,能说则说,就算是感冒发烧,也要把腿疼脚疼说一遍,摁都摁不住,往多了说;在派出所,除了去办理户籍和行政审批业务外,嫌疑人大多数时候是被带着拷着押着来的,进来后,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
医院旁边的郑板桥纪念馆里,有一块牌匾,上书:天理国法人情。是啊,作为一名法医,如何拿捏好这六个字,是一直摆在仪江心里的一杆天平称。
每个星期的一三五,仪江和他的同事,医院的一名医生一样,在法医门诊室坐诊。
所不同的是,前来的人不多,不需要挂号,不需要排队等候,他也不用看病抓药,而是进行伤情鉴定。
这是一名法医工作的日常,对于前往的每一个人却是天大的事。这一点,仪江永远记在心里。
经过仪江鉴定、签字、盖章,决定伤者的伤情等级,轻微伤、轻伤、重伤,一级、二级。
所有的这些,将决定着案件如何走向,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所有鉴定结论都将作为在法庭上的呈堂证供。
有一次,辖区派出所送来一个伤害案件,医院均确定存在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征象,如按照此诊断,可构成轻伤二级。但仪江分析,伤者到法医门诊鉴定时是伤后六天多,检验时面部无明显外伤改变,在医院病历记载中,发现其鼻部外伤轻微。鉴于上述情况,仪江马上与办案单位沟通,向市公安局专业领导汇报并聘请影像专家会诊,结果证实鼻骨、上颌骨额突骨折均为陈旧性,不符合本次外伤形成。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被害人承认了其十五年前受伤的事实,避免了错误鉴定的发生。
仪江对每一起鉴定,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往往一起案件要经过几次重复鉴定,经历几个月的时间,有太多的时候,仪江感觉到身心交瘁,唯恐会出一丝差错。
二十年,仪江出具的伤情检验鉴定书有一万多份,出具尸体检验鉴定多份,没有一起失误,没有一起错鉴。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敢失误,因为误不起。经过仪江的鉴定,一个个嫌疑人得到法律的公正判决,还受害人一个明白,还当事人一个清白。
喜悦与苦恼
本周二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还是在同一天,中央电视台晚间节目《开讲啦》,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讲到创业时说:“如果要在这里做生意,要想永久做,最好这里要稳定,如果贫富两极相差太厉害了,打起来了我们就没有生意做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平安。仪江说,五年来发生的15起命案全部及时破获,还破获了23年前的命案1起,10多年前的命案3起,现在打架的少了,故意伤害的少了,抢劫抢夺的几乎没有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突出,有时内心的焦虑一时无法排解,就会把心的弦绷断,自寻短见、溺水等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每当接到这样的警情,仪江总是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每看到过早逝去的生命,他总是惋惜苦恼:一直以来总是盼望天下无贼,现在是期望每个人能正视生命中的坎坷和挫折,能知足知不足,能够风轻云淡。
我的同事仪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他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是一个俊朗的帅哥,是个好儿子,是个好丈夫,是一对双胞胎的好爸爸,是一个戒烟6年的人,是一个长跑坚持者,是一名警察,是一名带枪的医生,是一名医学院的高材毕业生,是一个公正的执法者,是一名阳光的裁判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潍城人……
他就是和你我一样,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每天都在忙于家庭琐事和事业工作,都累着哭着笑着,体味着酸甜苦辣的七彩生活,但,一看到我的同事仪江,总是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恬静,一种天高云淡,一种正义凛然,也许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他的那一句理想和执着:让逝者宁,让生者安……
图文:潍城公安分局政工办公室董斌
编辑
林亚萍审核
马金鹏
-END-
好文!必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