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鼻骨骨折治疗
鼻骨骨折原因
鼻骨粉碎性骨折
鼻骨骨折护理
鼻骨线形骨折
鼻骨骨折价格

虹桥东垟百岁老人骨折做手术,五天后下地走

“太感谢你们医生了!”4月29日,医院8楼骨科病房里,家住虹桥东垟村的朱吕卓在其父亲、百岁老人朱三顺出院前,将两面绣有“德医双馨妙手回春”和“多科协作仁心仁术”字样的锦旗,医院。该院副院长、骨科主任项大业和副院长赵晓医院接受了锦旗。

百岁老人跌跤骨折

17天前,朱三顺老人在家不慎跌跤,造成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疼得连身子也翻不了。他的子女们很快将他送进市二医。项大业主任诊断后,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保守疗法,可采用牵引让骨头自然愈合,但老人至少卧床一个月不能动,动多了可能造成骨头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而且长期卧床容易长褥疮、肺部也可能感染,这些都会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如果采取手术,风险也极大,不过死亡率要比保守治疗小很多,如能熬过手术而康复,就能避免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且术后生活质量较好。总之,没有绝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动手术是一种挑战

百岁老人还做手术?这对老人家属、对医生都是一种挑战。好在朱三顺老人的子女颇为开明,他们权衡利弊后对院方表示,即使效果不佳也不会埋怨医生。医生准备对老人施行手术。

考虑到老人如此高龄,又有肾病、心衰、贫血等,医院成立了有17个人参加的综合治疗小组,除骨科外,还有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参加,对老人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了详尽的综合治疗方案。

为避免老人躺在床上时间一久产生并发症,手术在老人住院后的第二个早上就进行。心内科主任、重症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入手术室,协同麻醉师进行手术期间心肺肾等功能的监护,并采用了在乐清首个引进的picco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精细控制输液量。

项大业亲自主刀,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将股骨近端髓内钉打入老人股骨,将骨折部位固定住。“这种钉的好处是不用等骨折部位愈合,病人就能下床走路。现在手术材质好了,更新了人们对手术的观念。”他说。

术后第五天能走路

事实正如项医师所说。老人家属给记者看了一段手机里的录像:术后第五天,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在病房里走了好几步。“那天一做完手术,爸就对我说,腿不痛了。”老人的女儿说。毕竟年龄大了,经过这样手术,老人非常虚弱,术后经历过三次快速型房颤,心跳最快都达到了每分钟多次,但不管在骨科、监护室还是手术室,综合治疗小组的相关主任及护士长都共同进行讨论决定治疗方案,使得老人每次稍一现险情,即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最后都化险为夷。

老人的家属也全力配合,经常帮护士给老人翻身、下地行走,从而使老人得到了最有效的恢复,顺利康复。在朱三顺老人手术的当天,市二医骨科还给另一名91岁老人成功施行了同类手术。

[链接]怎样给高龄老人动手术

给高龄老人动手术,是一项综合工程。市二医副院长赵晓海主任医师认为做好这类手术,至少要掌握三个要点:

更新观念。社会传统上不太提倡给高龄老人动刀,认为他们反正年龄大了,身上还合并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做手术风险太大。事实上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不少高龄病人完全可以进行手术,通过手术减轻或消除痛苦,获得幸福、有尊严的晚境。

充分沟通。医生与病人家属要进行充分沟通,详细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益处和风险,让家属权衡利弊后作决定。医患双方必须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样医生才能有一个“冒险”的理由,才会敢于担当。

多科协作。由于高龄老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在身,除了主刀医生外,常常还需要多个相关科室医生的协作,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术前准备及评估,选择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并在术后周密观察、精心护理,处理各种并发症,以助顺利康复,在这当中成立综合治疗小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来源:乐清日报

记者张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ihuax.com/bggzjg/1534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