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8岁的王大爷在家中不慎跌倒,出现右侧髋部肿痛、不能站立的症状,被医院骨科。经检查,王大爷被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属于髋部骨折的一种。
股骨颈骨折在中老年群体多发,主要表现为伤肢髋关节剧烈疼痛,不能负重及站立,患者相当痛苦。同时,长期卧床静养,服药保守治疗效果差且缓慢,患者后期可能会出现褥疮、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并发感染,将严重损害患者脏器功能,导致多脏器衰竭,最终造成生命危险。
积极手术治疗是王大爷最好的选择!
考虑到年龄及老人的身体情况,在评估手术风险后,骨科团队最终决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老人进行救治。经谨慎细致的分析讨论和术前准备,并精心制订手术方案,骨科团队成功为老人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术后第三天即可下地行走)
髋部骨折——“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是这次骨折之后,
就再也不会骨折了吗?
当然不是!!!
所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指的是一旦发生这种骨折,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
髋部骨折为何如此可怕?
年轻时,我们的骨骼坚硬,髋关节周围有强有力的肌肉保护,除非是十分巨大的暴力作用,这个地方并不容易发生骨折。
一旦上了年纪,骨质开始变得疏松,肌肉开始萎缩,特别是绝经后女性,情况更加严重。这时候髋关节就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下。当一脚踩空,发生摔倒、滑倒,身体扭转倒地,股骨近端就很容易受到损伤,造成股骨颈骨折。
年轻人坐个“大屁蹲儿”可能没什么,但是对于本身就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来说,这种骨折是非常可怕的。老年人骨折后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难,一旦长期卧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不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该咋办?
老年人骨折,多数人都想的是“年纪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术。”所以,都愿意不做手术,或者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
但其实,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
所谓保守治疗——
护理难度大:
老年人长期卧床,需要在腿上穿过钢针做牵引,绝对不能下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每一次挪动身体或者是翻身拍背都会引起骨折部位剧烈的疼痛。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卧床时间长:
一般髋部骨折通常要床边牵引制动2~3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常常苦不堪言。
并发症多:
长期卧床压迫臀部、腰背部会引起局部血供不良,产生褥疮;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者危及生命。
治疗效果欠佳:
除少数骨折位置特殊,患者积极配合的轻度骨折以外,多数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手术风险不大吗?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它降到最低限度。身体重要器官的状况术前会详细地检查,有慢性病的先将病情控制之后再手术也来得及,术前有贫血的可以输血,有炎症的也可以先抗感染治疗。
即使如此,医院骨科团队在术前仍会评估手术风险,只有风险可控,才会建议手术治疗。
医院骨科温馨提示
很多老人在遭遇骨折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保守治疗,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一病不起。在骨折发生后,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恢复肢体活动功能,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骨折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骨科
、